来看看“阳明心学”融入罪犯改造中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来源:福清监狱 时间:2023-03-27 09:28

    把传统文化融入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有效果吗?500年前的心学宗师王阳明,跟现在的罪犯有什么关联?阳明心学这么深奥,罪犯的接受度能有多少?福清监狱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为我们揭开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福清监狱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积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主动开拓教育改造新内容近日一监区邀请监狱教育科的心理咨询师陈遵凌警官,为罪犯作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讲座。

    “人人皆可为圣贤——王阳明心学讲座”,讲座的题目已经引起罪犯普遍的兴趣。一开场,陈警官便笑着提出了三个问题:“怎样才是圣贤?罪犯有没有自由?罪犯如何追逐圣贤之道”一串问题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陆续举手与陈警官互动起来。

    陈警官一步步引导罪犯认识到:罪犯虽然人身自由受约束,但是心灵和思想仍然自由重新做一个好人、追逐圣贤之道,并非遥不可及,只要立“心”、用“心”,即便是罪犯,仍可能改变自己,走上自我提升的致圣之道。

    在一片渴求的目光中,陈警官把握住学员们的心理,教育大家:中国历史上公认有“两个半”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王阳明就是其一。500年来,他独树一帜的心学,激励了无数人成材、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一。王阳明心学,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的根基是心,也就是人的主观世界,心的本性就是天性、是圣贤之道。心即理,是开端、起因;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而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经过陈警官循循善诱的讲解,学员们豁然开朗,原来心学的力量,就是建立强大的精神世界、发挥主观意识的无限可能,进而在知行合一中去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自己。

    “陈警官,致良知是圣贤之道,这会不会很难、离罪犯太遥远呢?

    “一点也不遥远。罪犯认罪服法、学法遵德,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十分接近致良知了。王阳明在思想上、人生中也经历过许多挫折,但是凭借坚韧的追求和知行合一的努力,最终实现致良知、成圣贤。你们了解一些心学,可以发掘内心世界的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指引,可以更好地改造自己,获得新生!随着热烈的掌声响起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参加活动的罪犯收获满满在罪犯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福清监狱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索新的改造方法,通过“仁、义、礼、智、信”“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一些传统文化科目的开展,持续提升罪犯改造动力,催发罪犯向善向上的内生力,引导罪犯新生走向社会。

 

(方斌 王炜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