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孝爱亲情在教育改造中的感召和激励作用,促进服刑人员安心踏实改造,福清监狱以“懂感恩 崇孝敬 弘美德”为主题的亲情帮教活动,在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拉开序幕。
10月9日上午,福清监狱组织40余名罪犯家属依次参观了监舍、活动大厅、食堂,并详细介绍了监区日常内务卫生规范管理及监区文化建设等情况,让家属们“零距离”感受罪犯改造生活环境,直观了解罪犯学习、生活、改造情况。
亲情,是黑暗中的那一道光
罪犯梁某,作为代表在台上发言时感慨万千。“刚入狱时,我也曾消沉、迷茫,我无法想象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美好的童年里缺少父亲的陪伴,年迈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挚爱的妻子独自一人面对一切,扛下所有。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深深地陷入无尽的悔恨与自责中。庆幸的是家人对我的不放弃和鼓励,这5年来,风雨无阻,长途跋涉来探视我,给予了我直面现实的信心,让我不断反思,真诚悔过,用辛勤的汗水洗涤曾经的罪过。我坚信,只要我痛改前非,积极改造,就一定能够从头再来,回归家庭,收获新生。”
等待,在那重新花开的路口
若说花有重开日,请许浪子再回头。罪犯李某的妈妈在儿子储物箱里找寻着3年以来她们母子两人的通信,翻看着信件,字里行间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也见证着李某从最开始抗拒改造到主动向母亲汇报每月改造成绩和第一次减刑情况。在七分监区206号房里,罪犯丁某10岁大的孩子好奇地打开了父亲的储物箱,看到丁某做满学习笔记的书本,开心地说道:“爸爸没骗我,真的有在学习英语,他还说等他回去了要教我背诵单词呢。”罪犯石某的母亲不远千里从哈尔滨辗转而来,在6年的时间里,她见证了自己的儿子从一个浪荡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人,在现场,石某激动地说道:“曾经我年少轻狂,为了所谓的义气,触犯了法律,伤害了他人,犯了大错,刚进来服刑的时候,我性格冲动,遇到事情总是用争吵打架来解决。是我的母亲和分监区的民警不断地教育和引导,让我迷途知返,给了我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机会。”
这一刻,日夜思念的家人就在身边
这一刻,久别重逢的感动浸染了整座会场
这一刻,改造的信心充实了每名服刑人员的内心
一个拥抱,诉说思念,
夺眶而出的泪水既是久别重逢的欣慰,也是积极改造的动力
在亲情帮教活动现场,福清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饶兴权与服刑人员家属代表座谈,希望家属和监狱一起做好服刑人员的帮扶工作,让他们学会并懂得感恩,学法懂法守法,在日常改造中服从监狱管理,遵守监规纪律,坚定改造信念,反思过去,积极改造,早日新生。
亲情,是一个人的根,总有一份血浓于水的情。今年的重阳节,福清监狱架起亲情帮教这道跨越高墙的“桥梁”,通过构建家庭与监狱之间的帮教体系,以有法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改造手段,增强了罪犯群体的改造信心和改造动力。
下一步,福清监狱将继续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充分利用亲情纽带等多种方式,形成帮教合力,继续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不断提升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质效。
(杨元彪 戴少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