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拳头是我的语言;现在,沙粒成了我捕捉流逝时光的笔触。”在福清监狱的文创沙画教室内,罪犯曾某的指尖轻轻舞动,将一捧细沙幻化为黑夜中璀璨的点点星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温柔的定格。
沙韵初绽,一捧细沙绘出大千世界
沙画,这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近日,福清监狱成立沙画兴趣班,特邀中国沙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沙书法第一人、福州知名女沙画师邓瑜康进监授课,为学员们揭开了“指尖上的艺术”的神秘面纱。

随着流沙在指间轻轻滑落,邓瑜康老师的手指仿佛赋予了沙粒生命,它们在屏幕上灵动起舞,变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哪吒脚踩混天绫、手执乾坤圈搅动东海的壮阔,到大战龙王的惊心动魄……一幕幕画面如同魔术般,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古老而又传奇的故事之中。
“沙画之妙,在于能以细沙勾勒出万千生活。”沙画家邓瑜康表示,“让散沙成形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在变化中自然衔接,将内心的情感通过沙画表达出来,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细沙可随时推倒重来,人生亦是如此,即使走错方向,只要心中有光,就能重新开始。”
沙上蝶变,光影交织打开新生之门
在沙画班的首堂课上,邓瑜康老师通过生动的演示,让学员们领略到了沙画的神奇魅力。从最基本的撒沙、抹沙、漏沙到简单的线条勾勒,再到稍显复杂的场景塑造,学员们感受着沙画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也通过指尖流沙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疗愈。

罪犯陈某曾因酒后冲动犯罪入狱,初入监狱时情绪消极。然而,在参与沙画班后,他逐渐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沙画让我学会了用指尖代替拳头表达情绪”陈某感慨地说,“在撒沙、铺沙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当沙子流过指尖慢慢落在沙盘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执念如同流沙般消散。我开始学会面对现实,接纳并反省以前犯错的自己,慢慢找到了改变自己的方向和新生的目标”。
“以前觉得在出监队每天就是数着日子等着刑满,没有方向感,自从学了沙画后我每天琢磨着沙画脚本要怎么构造、撒沙要怎么更好地呈现画面感,让我对出去的路有了盼头。”有着绘画专业底子的临刑释罪犯曾某作为第一批沙画学习者,对刑满后从事沙画师这一职业信心满满,那双曾沾染过暴力的双手,如今正在沙台上勾勒着新生的微光。

在第一期集体作品《破茧》中,学员们用沙的语言,串联起改造的故事,从初入监的彷徨不安到遇到矛盾逃避改造,再到突破心中枷锁找寻新生方向,沙粒交织的画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的挣扎与憧憬。沙画,它不试图抹去阴影,而是教会他们用光的笔触重新描摹人生。
在这里,时间就像握不住的沙,但沙画却能将那些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学员们在指尖流沙的舞动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重生的力量,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福清监狱积极构建“艺术矫治+技能培训”,夯实出监教育基础,将音乐、沙画、书法等艺术元素融入出监罪犯心理矫治中,做好刑满罪犯回归社会前的心理建设,下一步将探索将沙画纳入职业技能取证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造工作质效。
(戴少宏 许茹燕 柯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