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校园里的祝福声此起彼伏。而在电网高墙之内,也有一群人守着别样的“讲台”。他们不着粉笔灰,却用法律与真情“授课”;他们没有鲜花与掌声,却托举着一个个迷途者重新出发。他们是监狱民警,高墙里的“无冕之师”。

清晨,分监区教育室里,警官把《刑法》社区矫正条款揉进真实案例。曾经眼神涣散的罪犯,渐渐抬头,笔尖沙沙作响。
午后,电工实操课上传来“嗒嗒”接线声。“掌握一门手艺,出去后才能堂堂正正谋生。”警官把这句话重复了无数遍,也亲手把无数根导线接到年轻罪犯的人生“断路”上。

警官的“课堂”更像一座“心灵驿站”。教师节这天,她给罪犯上的是“一封家书”写作课。“很多罪犯因愧疚不敢和家人说话,文字能替他们打开心结。”
一名罪犯写下:“妈妈,我在这儿学会了织毛衣,等出去了给您织一件。”写完,他抱着信纸泣不成声。警官逐字逐句帮她们润色,又拨通家属电话:“他最近很用功,请给他一点鼓励。”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高墙里种下希望,让他们带着勇气走出去。”

近年来,分监区把课堂搬进了大墙:法律常识、职业技能、心理健康……多媒体线上平台同步开课。今年以来,已有多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为他们刑满后顺利回归社会铺就第一条平坦的路。
教师节,没有人给他们送贺卡。但当他们看到罪犯把证书举过头顶、把家信折成纸鹤时,那一刻,便是他们最隆重的“典礼”。
向高墙内的每一位“无冕之师”致敬。
以法律为尺,以真情为犁,
在罪与罚的荒原上,
耕种出新生与平安。
(施炎辉 王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