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情更圆——建新医院罪犯中秋离监探亲活动纪实
来源:福建省监狱局 时间:2018-09-27 15:22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显得尤为珍贵,且倍加渴望。连日来,建新医院服刑人员离监探亲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80余名服刑人员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在服刑人员中荡起不小的涟漪。2名服刑人员中秋期间离监探亲的事实再次教育了全体服刑人员:只有遵规守纪、踏实改造才能把握机会,才能成为令人羡慕的幸运儿。

探亲名额有限,他们俩却被幸运砸中了头彩!

“今年中秋期间我们医院也可以申请离监探亲了!”节前,这一消息像炸弹一样,迅速在服刑人员中扩散开来。

服刑以来抛妻别子、离家多年,哪个不是做梦都想回家探亲啊!中秋期间可以申请离监探亲的消息刺 激着每个服刑人员的敏感神经。

面对众多服刑人员期盼的眼神,陈万发书记、分管教育改造薛忠副院长千叮咛万嘱咐,办理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全程透明,把阳光工程办好。为此,陈万发书记亲自挂帅罪犯离监探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分管改造薛忠副院长把关指导,层层传达学习省局《关于集中开展“月圆家圆”中秋节罪犯离监探亲活动的通知》,特别是离监探亲服刑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离监探亲保证人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离监探亲的办理程序和步骤,张贴公示,一人不漏地传达学习,动员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写离监探亲申请书,只要符合条件谁都可以申请,经分监区审查,监区集体研究、相关科室审核,全程做到“四公开”:名额公开、条件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医院研究审批结果公开。

经过逐级审核呈报,经医院研究,最终,二中队服刑人员陈志辉(化名)、方艳字(化名)成为令人羡慕的幸运者。9月23日那天上午,两名服刑人员谨记中队、大队领导及医院领导的教育嘱托,在家人的陪伴下,高高兴兴、万分激动地踏上探亲的归途。

当初,听到医院批准离监探亲的消息时,仅有初中文化、说话口齿都不清的服刑人员方艳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院只有2个名额我却被幸运砸中了!服刑五年来,我没有托家人找过那一级领导,家里人也不认识那一个警官,医院阳光执法、普照每一个囚子的心啊!”

令人羡慕又妒忌的同时,却让众多囚子反思:改造好坏就是不一样。

提起陈志辉(化名),大家都知道,他是老实人一个,平时话不多,给人以憨厚的感觉,不是那种特别机灵,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改造。再说,方艳字(化名)家在漳州云霄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妻子都是老实巴交、大字不识的乡里人,同样的少言寡语。

要说,离监探亲这样的好事,咋能会落到他俩身上?可对他俩一分析,心中的疙瘩就慢慢被解开了。

陈志辉(化名)四年前,曾在执法队工作的他,因法治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而犯下受贿罪锒铛入狱。入监后,在医院民警的教育下,真诚悔罪、赎罪,罚金12万元,父母年老体弱,家中一幼子,妻子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家中并不宽裕,前次减刑时鼓励家人东拼西凑3万余元交纳罚金,本人积极改造,主动参加夜岗值班,连续获得表扬奖励和医院级改造标兵;2017年,因改造表现突出,他被医院抽调到后勤岗位改造,他珍惜机会,更加积极的改造。利用接见时交代家人自费购买面点制作书籍,自学各种面点制作,丰富了罪(病)犯早餐种类,增加了重症病犯营养补给。赢得大家的广泛赞赏。

方艳字(化名),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判八年有期徒刑,罚金130万元,每次减刑时都鼓励家人积极履行财产刑,真正认罪伏法;服刑五年来,他服从安排,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踏实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先后三次获得医院表扬,一次获医院改造标兵称号。  

有这样的改造表现,离监探亲的好机会不给他俩给谁啊?医院秉公执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竞争,用改造业绩排名,全监服刑人员没有异议,心里服了!

在俩人离监探亲的几天里,同改们仍在谈论,这件事让他们认识到:机会是给积极改造的人,唯有真诚改造,幸运才会降临!个别因为违规而与离监探亲失之交臂的服刑人员,扼腕叹息,后悔不已。

放飞的风筝不断线,强化自我管控、遵纪守法意识。

“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看见老婆在门口等候接我时,心里是我多么激动,这时才真正感受到拥抱老婆时是多么的难得。牵着老婆的手坐上归途的汽车,奔向回家的路,我就像是飞出笼的小鸟,呼吸到新鲜空气,看到外面的世界,那种心情无法比拟,难以形容啊!感觉社会变化得比我想象得还要快速,以前的BB机、大头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感觉都不会用了,购物不用现金,轻轻按下手机成交立即生效。”服刑人员陈志辉(化名)说出当时的感受。

“离监探亲没有民警的押解,身着便装,如同普通百姓,可自行离监,按时回到医院,那种自由的感觉真爽!”当我踏入家门时,看到满心期盼我回家爸妈,还有我的孩子,眼泪又不自觉的湿润了我的双眼,爹妈的满头白发,皱纹已经爬上了双额;儿子也大了,当年我离开家时,他才满周岁,现在已经成了会叫“爸爸”的少年。感动之余也深深地对他们的愧疚。合家团圆的日子难能可贵,服刑人员方艳字(化名)切身体会到了自由的可贵。

虽然离监前,中队、大队、科室及医院领导分别对离监探亲服刑人员进行了谈话教育,宣布了纪律规定,要求离监当日向当地公安和司法机关报到并接受监督,但毕竟脱离了监管。为锤炼离监探亲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医院组建立离监探亲临时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打电话、上传照片、手机定位等,确保掌控离监探亲罪犯活动范围。期间,与当地司法所、保证人及离监探亲罪犯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罪犯在离监后的表现。

两名离监探亲人员自觉履行承诺,谨言慎行,不忘身份,每天按时向医院指挥中心汇报活动情况,抵住诱惑,滴酒不沾离。监探亲最后一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早早踏上归途的汽车提前两个小时返回医院。

三天的探亲,让两名服刑人员切身体会了阖家团圆的美好,自由的可贵,体会到了因犯罪对家人造成的伤害,并为此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促使反省,思考人生之路,下定改造的决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