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如他
在享有“全国文明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美誉的惠安聚龙社区,随处可以见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孩子们在公园内尽情玩耍,树荫下,老人们聊天喝茶下象棋,邻里友善,互助互爱,展现出一幅和谐共融的画卷。
“时光一晃,我在惠安聚龙小镇上已经生活八年了。”回望自己的志愿服务足迹,原建新医院一级调研员叶祥霖,止不住感慨。
从“我”到“我们”
“我清晰地记得刚来小镇没多久,想吃福州家常菜“酒糟炒笋干”,买不到酒糟,便在业主群里打趣‘买不到糟不敢回家’。”没承想一句打趣的话,不一会儿,叶祥霖就从3位业主那拿到了酒糟。“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在这里,我也感受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召唤。”小镇独有的邻里情感染着他逐步地加入“聚龙大家庭”中。
2016年1月,叶祥霖联络几位有共同想法的退伍转业军人与退休警察发起筹建以退伍的军、警、消为主体的“老兵服务队”。同年3月,经小镇党委批准并授旗的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就这样,一群斗志满满的银发老人穿上了“红马甲”,继续发挥余热。队伍成立之初,他们前往闽西参观学习,叶祥霖吸取古田会议“把支部建在连上”的精神,提议参考警队建制,在志愿服务大队设教导员,向各中队指派指导员,加强党对志愿服务社团的领导,“2018年小镇党委正式批准成立‘聚龙小镇志愿服务大队’,设立党委书记兼任志愿服务大队教导员等职位,我担任服务大队副教导员。”叶祥霖介绍道。
爱心义工中队、文明督导中队、爱心顺风车中队、老兵服务中队、环保宣导中队、健康服务中队、红领巾中队,七个中队分工明确,聚龙小镇艺术团等志愿服务团体,服务氛围浓厚,吸引着社区居民的投身参与,开展了10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社区中有医学背景、调解经验等的业主志愿报名小镇的“爱心帮帮团”;“爱心餐厅”为业主家人及游客提供素食服务;“爱心顺风车”微信群,不时会跳出“顺风车”消息;居民有啥需要,只要随便在一个“业主群”里发布帮助消息,便有人上门提供帮忙;小孩们在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带动下,志愿加入红领巾中队,参与垃圾分类、爱心义卖、小小文明宣传员等活动;不止社区群众,还有不少的青年人加入,成为“金牌讲解员”,向慕名前来的游客、外来学习的客人等讲解小镇的发展历程……多项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背后都离不开叶祥霖的努力。此外,他改编、教唱,指挥大合唱的歌曲《我们的聚龙多美好》荣登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
“叶老师亲力亲为地做好每件志愿服务,不管是日常生活小事还是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多名业主赞叹道。“从我们成立这个志愿队,我就没想着要放弃,这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警察的使命与担当。”叶祥霖说。
老党员的自我修养
2022年3月,一堂热闹非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在小镇的退役军人之家举行,“乡村讲师团”上台分享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感想,其中就有叶祥霖的身影。这也是聚龙小镇“党建+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舞台”很小,人流很大。“党建+志愿服务”被解构成了无数的生活细节,将社区群众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以党组织为核心,志愿服务为纽带,带动党员与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共治,是‘党建+志愿服务’的核心。”叶祥霖说。
作为一名党龄45年的老警察,叶祥霖曾任福建警官学院党员委员、副院长、副教授,有丰富的执教经验。他发挥工作特长,将各领域工作等融入社区,助力发展。《聚龙银燕群飞,助力近邻党建》《重温党章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党争光》等系列主题宣讲,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近邻党建的核心内涵;党史宣讲为红领巾中队的小志愿者们种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普法宣传、文明指引、防诈骗专题讲座等深入群众内心……“用爱心去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用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接地气地去践行近邻党建理论,这就是‘近邻党建在于行,志愿服务源于心’。”从此,“银发头雁”成了叶祥霖的闪亮名片。
退休后,叶祥霖忙着小镇党建工作与志愿活动的同时,还担任了5年建新医院老干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远在惠安的他,牵起医院退休民警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老同志的身心特点和季节变化,开展系列活动,丰富老同志生活,打造精神文化阵地。“退休只是退出了领导职务和工作岗位,我在党旗下宣过誓,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任何时候都不能退出党员的岗位,都必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叶祥霖坚定地说道。
薪火相传的力量
今年1月10日,叶祥霖回到建新医院,参与医院庆祝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他感受着医院日益发展的新变化,看着现任的医院党委班子以及新民警稚嫩的脸庞,内心无比感慨。
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时刻关注监狱事业的发展,跟其他老同志一起,与建新医院党委班子成员真切交流,为监狱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向青年民警们分享自身工作经历、志愿服务事迹,并寄语他们:“穿上警服,头顶庄严的国徽,就要牢记,作为监狱医院的人民警察,更是肩负双重使命——要通过对病犯的精心救治唤起他们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恩之心;要以改造病犯为出发点,让他们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获得新生。”句句发自肺腑,由衷地希望新民警们,继续保持热爱和激情,忠诚使命、积极工作,为监狱事业奋斗终身。
“叶老师,您这么热心地在聚龙小镇做志愿服务有私欲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叶祥霖笑着回答道:“有啊,我的私欲就是想在聚龙生活得更美好。但我更明白,只有共同把聚龙的文明建设好,我们才能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8年2900多个日子里,他参与策划200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7392小时,服务对象45000多人次,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讲解、传授心得等近300场,化身小镇讲解员接待外来团队6000余人次……刻下了他无私奉献的“足迹”。叶祥霖辛勤的耕耘,迎来开花结果——2023年,他被省委文明办表彰为“全省最美志愿者”;被泉州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和市老干局授予泉州市“刺桐银发头雁”荣誉;在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中荣获“最美志愿者”。
在“志愿者”“师者”“警察”身份流转间,叶祥霖用爱温暖着每一个人,用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践行着入党与入警的誓言。
(潘雯君 黄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