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甲辰龙年正月,泉州市重启时隔二十年重启民俗踩街活动。当人们走上街头,看着“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照花楼”的美景,徜徉在“歌吹漫步”的热闹氛围中,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传统民俗画卷,现场神龙来仪,春满泉州;龙腾四海,国泰民安。
洛江监狱高度重视教育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充分结合闽南地区特色文化,在元宵期间举行高墙踩街民俗活动,以8个表演区、8支队伍、8场演出,展开一场热闹有序的传统文化表演,在春日阳光与锣鼓喧天中激发服刑人员悔罪新生愿景,彰显教育改造“攻心治本”功能,走出一条高墙内新年新气象的“新生之路”。
舞狮龙腾辞旧岁 非遗文化舞新生
服刑人员张某深吸一口气,为服刑人员李某整理好“龙尾”的装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还有点紧张”。作为“龙头”,张某在参与舞龙表演前改造表现其实并不算良好。“他的身手很好,但精力太过旺盛,常常喜欢招惹别人,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不愿意和他交流了。”教育科民警辛坚表示,管教民警在发现张某的特点后,给他安排了“龙头”的角色,既是发挥他的长处,让他学会和搭档配合,提升合作意识。
“锵”!随着一声锣响,祥龙与瑞狮被唤醒,不但让它们“动”起来,还让它们“活”了起来。一时间,鼓乐齐鸣,龙狮起舞,金龙腾挪翻飞,瑞狮摇头摆尾。只见演出队伍或跳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变化着多种姿势,他们飞舞如风,身姿矫健,气势如虹。奋力举起“龙头”的张某悄悄擦了一把汗水,和“龙尾”互道一声“新年改造顺利”。在非遗的坚守和传承中,舞龙舞狮队伍舞出了洛江监狱的改造新气象,舞出服刑人员的龙年新希望。
钟鼓乐之迎节气 立春偶得贺新生
吟唱声越来越近,服刑人员争相观看。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咚、咚、咚”,高墙内不远处,鼓槌翻飞,热闹非凡。为了纪念二十四节气,又恰逢农历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由服刑人员组织的打鼓队进行二十四节气鼓的演出。整齐划一的动作、统一的鼓点,鼓声或响亮,或浑沉,像是在诉说着立春节气的故事与生机。
春天总是象征着希望。冬去春来,冬眠春醒,此次踩街活动,就是为服刑人员在新的一年改造生活中激发新生动力。用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改造生活。
国潮经典相辉映 天工人巧日争新
泉州素有“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美誉,人们在朴素的信仰中期待着一年一年越来越好。当古韵和新潮融合,文化与烟火共生,洛江监狱也将传统文化中的“电音三太子”和踩街相互交融。由服刑人员组成的游神队扮演原始形态的神仙,配合当代流行音乐尽情奔跑蹦跳。他们热情奔放、刚劲诙谐的表演,博得了大家的喝彩。
“警官,你知道的,我向来最信这个。”服刑人员王某看到“三太子”从眼前走过,一时间竟激动地要跪下,被民警赶忙拦住。“你好好改造,新的一年认罪悔罪,就是最好的行动了。”管教民警趁热打铁。当教育改造工作与非遗表演碰撞出火花,在感受文化寓意的过程中,服刑人员争相改造、奔赴新生的愿景也不断被激发。
此次“踩街”活动,穿插许多非遗文化元素,对所有跨过洛江第一个新年的服刑人员来说,见证了世遗之城的文化底蕴,体验到文化的传承,感受了国潮与古典的融合,并为稳定服刑人员情绪及下一步的教育改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