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大量的香料经福建进入内地,宋代以泉州为起点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成为一条香料之路。泉州与香有着不解的渊源,千年泉州港“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故事后,这一缕穿越古老历史的香气飘到刺桐城,诞生了诸如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的传统制香工艺。
当这一缕香气飘进了洛江监狱的高墙,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一次香的邂逅,感悟香道魅力
“我按照老师的步骤松香灰、烧炭、埋炭,最终闻到了温暖的草药味与各类香料带来的植物香,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罪犯吴某在参加香道课程中,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对大部分罪犯来说,香道是一个很陌生的事物。在福建,喝茶的人有很多,精美的瓷器工艺也不乏忠实的受众,但大家对于香道的了解很多仅限于烧香拜佛。”民警林岳松说:“在制香和品香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些平时吊儿郎当的罪犯变得十分专注,心也渐渐地静了下来,对制香工艺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一段香的教学,学习专业技能
为传承传统非遗制香工艺,助力罪犯教育改造,监狱邀请香道大师送课上门、进监教学。培训中,香道大师以兴趣为启蒙,不仅传授给罪犯制香工艺,还教授罪犯香道文化,让罪犯在学习非遗文化过程中激发传承非遗文化的思想自觉,并掌握一门谋生技艺。
首先是选材,各种香料因产地不同,质量亦相去甚远,选材时如何甄别优劣是关键。其次是研磨,将各种香药分别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颗粒物进行研磨。一般使用石臼、捣子、石磨等工具进行研磨。不同的香品对香粉的细腻程度有不同的要求,也并非所有种类的香药都是越细越好,有时候香粉颗粒的大小也能影响香的气味。
“世上万物,人们走在森林里,或走在花田里,都带着各式各样的自然香气。中医学认为香气是一种自然疗法,不同的香气混合,便可能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阶段性的培训,罪犯逐步学会了嗅闻各类香料的味道,辨别其中的差异,制作精美的产品,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熏陶。
一抹香的延续,体会文化传承
香道培训是洛江监狱引进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洛江监狱根据省局的教育改造工作部署,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墙,除了香道课程外,还引入了剪纸、妆糕人、木偶等多项技艺,在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同时,培养罪犯谋生技能,为其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下一步,洛江监狱将继续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坚持“技以正人,艺以正心”,深入开展一批实操性强、就业前景好的罪犯技能培训班,推动教育改造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