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苑 |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一位警校实习生的监狱工作体验
来源:闽西监狱 时间:2024-07-30 15:37

    春夏交接的五月,我怀揣着一颗激动、好奇的心来到闽西监狱实习。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经历里,我揭开了监狱神秘面纱的一角,见到了森严的高墙和电网,感受到了民警执法的温度,也见证到罪犯改造后的新生变化。对我而言,监狱有了具体的形象。

人生初见:威严肃穆 

  踏入监狱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耸立的高墙、密布的电网、紧锁的铁门、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探头、全副武装认真执法的民警……整个身心,顿时被威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我,这里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森严世界。

 

  在接下来三个月的跟班学习里,我体验了一名监狱民警忙碌的日常生活。夜间讲评、亲情帮教、现场会见、信件收发、台账记录、队列训练、内务规范……时间在忙碌但又充实的工作中一点点消逝。印象最深的是带教师傅带领我做台账记录的时候,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记录得清清楚楚,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一一在册。正如带教师傅说的:“无论事件大小,每处理都是一次执法,执法就必须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要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

切身体会:温情仍存 

  高墙内,除了威严肃穆,还有爱和阳光。在实习过程中,适逢“520”,我跟随监区民警参加罪犯亲属会见日活动。在会见过程中,我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许多罪犯在亲情会见时都是泣不成声。带教师傅告诉我,在会见现场除了维护秩序外,也要观察每一名罪犯的内心变化,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根据情况在会见结束后及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我们花在教育改造工作上的时间往往比陪伴亲人都多,但只有多花心思、多花时间,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将罪犯改造成一名守法的合格公民。

百感交集:希望永存 


 

  “闻道今朝不嫌迟,顿悟悔过天地知。”教育改造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罪犯对教育改造抱有抵触情绪,他们宁愿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岁月,也不愿意接受管理。这时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去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他们的改造切入点。在一次次谈话和交流中,他们逐渐打开心扉,愿意拥抱新生的希望。

  每一个成功改造的故事,对我内心都是一个鼓舞,因为这不仅是监狱民警的成功,更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逐步变好的标志。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才能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到改造工作中去。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对罪犯的改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钟知辰 陈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