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其他罪犯积极改造、利用监狱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我学习、主动参加监狱组织的活动……近段时间以来,宁德监狱罪犯毛某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从最初的消沉与迷茫,逐渐走向坚定的改造之路,处处展现着积极改造的热情。
看着眼前的毛某,宁德监狱二监区五分监区的民警感到十分欣慰。谁也不曾想到,不久前的他,却是另一番消极模样。
深陷囹圄 绝望深渊
2022年9月,罪犯毛某因酒后故意伤害,被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入监服刑后,毛某常常独自蜷缩在角落里,沉默不语、情绪低落,脸上写满了失落与懊悔。漫长的刑期、沉重的罚金、家人的失望和社会的谴责,成为他一直解不开的心结。对于日后的改造之路,他更多的是感到困惑和迷茫。
于是,心灰意冷的毛某便选择在狱中浑浑噩噩度日,他将自己封闭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每日沉浸在对过去的痛苦回忆中。“他时常沉默寡言,虽没有违规违纪行为,但改造积极性不高,每天都是得过且过。”分监区民警说。
民警指引 重燃希望
看着年纪轻轻的毛某,民警希望能帮他树立起改造目标和信心,于是多次找其谈心,但效果均不理想。起初,毛某对民警的关心充满了抵触,他认为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不值得任何人的关注。但民警并未放弃,想方设法解开毛某的心结,用温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一点点化解毛某心中的坚冰。
在一次谈话中,毛某终于敞开心扉,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原来,此事发生后,家人无法原谅他所犯下的错误,对他的态度冷淡且疏离,于是毛某渐渐失望甚至绝望,封闭了内心世界。
民警抓住这个切入点,与毛某展开深入探讨,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也让他明白只有积极改造,才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回归家庭,弥补自己的过错。“刑期虽长,但并非无法逾越的鸿沟。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能一步步缩短这段距离。”渐渐地,在民警不厌其烦的劝解下,毛某逐渐找回了失去的希望。
亲情帮教 心灵重生
而在监狱之外,毛某的家人依旧被痛苦与失望笼罩,心中的结如同坚固的磐石。为了让毛某缓和与家人的关系,促进其积极改造,民警一次次向其家属传递毛某在狱中积极改造的点滴变化,家人那颗冰封的心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在民警的帮助下,毛某终于与家人通了电话,他们决定给予毛某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改变与成长。
11月14日,在宁德监狱二监区开展的亲情帮教活动中,毛某终于得以与日夜守盼的家人面对面交流。久违的重聚,紧握的双手,一声声真情的嘘寒问暖,满载着毛某与家人彼此间的思念。
“我深知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给你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请相信我,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会见现场,毛某面对父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郑重向家属承诺认真服刑、踏实改造,不辜负家人的期盼。面对毛某真切的转变,家人积压已久的情感在此刻倾泻而出,流下欣喜的泪水。
“近段时间,毛某的改造表现有了明显转变,从起初的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转变到改造态度端正、心态阳光,还时常帮助其他罪犯疏导不良情绪。”分监区民警欣慰地说。
监狱民警的悉心教育与毛某的深刻反省,共同书写了一段从“绝望深渊”迈向“心灵重生”的感人故事。在这铁窗内的世界里,像毛某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监狱民警们用他们的爱心和耐心,为那些迷失在黑暗中的灵魂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明灯,引领他们走向救赎与新生的道路,让他们有机会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