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人问她,从一名中学教师改行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会不会后悔,蔡丽总是淡然一笑“选择了,就尽力去做好。”
从警十四年,蔡丽既坚守“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育人初心,也无愧“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逆行者
2020年2月,得知要成立援鄂工作队,蔡丽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组织申请加入。
监狱领导知道她是双警家庭,还有二个孩子,多次询问其家中有无困难,但每一次她都坚定地回答“没有困难!”
她深知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候站得出、顶得住。她的家人起初不太理解她为什么要主动报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她安抚家人说:“疫情到哪里,哪里的警力就很紧张,有人帮忙才不会有人累倒,武汉的警察也是和我们一样,家中也有老人和小孩等他们回家。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的责任。”
作为援鄂临时党支部委员和班组负责人,她冲锋在前、主动担当。援鄂期间,她随队先后在方舱医院、临时关押点等地执勤,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最美逆行者”等荣誉称号。
回来后,有人问,“难道你真的不怕?”“说不怕是假的。但我不后悔,我知道,50年后我仍会感谢现在的自己,感谢自己曾身着藏蓝逆行,用奋斗书写了绚烂、无悔的年华!”
巧妙取材,因材施教的教育者
“监狱人民警察是特殊的灵魂工程师,我们身着警服,也承担着春风化雨、教化育人的职责,罪犯三大改造现场便是我们的三尺讲台,教学文化、传授技能、队列训练、心理咨询、矫正恶习……十八般武艺,我们样样都得会”。
蔡丽结合教育工作经验,在认真分析服刑人员这一特殊受教群体后,摸索总结出一套教育方法:
——突出政治属性,把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就地取材,用身边发生的人、时、事、物开展教育,让服刑人员愿意听、听得懂。
——一次传统佳节、一封家书、一次会见,她都能巧妙转化为教育素材;因人施策,因人施教,每名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脾气个性等差异很大,她根据服刑人员个体特点开展教育,把教育改造做到服刑人员心里。
在她的教育改造下,一批又一批服刑人员迷途知返、重得新生,她也多次获得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个别教育能手等荣誉称号。
以身作则,严谨细致的管理者
提任副监区长后,平易近人的她突然“变脸”了,变得特别较真。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容不得一粒沙子,隐患问题不讲情面,才能守住安全底线”蔡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民警时常在劳动现场看到她巡查的身影,检查盘点劳动工具、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检查重点部位重要设备,检查到的问题没有闭环就不松手。蔡丽从强化劳动现场管理入手,用钢性纪律和制度,有效约束和矫正服刑人员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断塑造服刑人员遵守制度、重视安全的意识。
从教师到监狱人民警察,改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忠诚和信仰!蔡丽说,“在高墙内重塑灵魂,教书育人,每次送服刑人员走出监区大门、踏上新生之路,我的心情都是激动和喜悦的,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