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了一个又一个
都被号角的呼声
吹走了
山那边是什么
是烈士的英魄
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中国
河那边是什么
是绵延的战火
“和韵”合唱团唱响“阿嫲”的大爱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女子监狱民警别出心裁,以音乐为桥梁,组织“和韵”合唱团学员学唱爱国版《阿嫲》这首歌。
文字无法触及的内心,音乐可以做到。
合唱团的学员第一次听到爱国版《阿嫲》这首歌时,每个人都情不自禁湿了眼眶。歌词字字走心,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娓娓道来。音乐带着她们跨越时代感受家国情怀,把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深植于心。
“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阿嫲,我小时候就听过阿嫲的故事。”
“听着这首歌,唱着这首歌,脑海里闪现了无数历史的画面。”
“那些影片中看到的,书中写到的,关于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为解放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点点具象化......”
这首歌,罪犯唱着唱着就泪目了。
“吾家有课”讲述福建“阿嫲”的故事
国庆期间,二监区特色教育课堂“吾家有课”为“和韵”合唱团学员专门开设了一堂余“音”绕梁的爱国音乐课堂。
“闽西是一片英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的巾帼英雄,不仅送丈夫、子女上战场,甚至自己也是革命战士,她们用忠诚和信仰书写了对祖国坚贞不渝的爱。女本柔弱,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阿嫲们’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她们或是情报员,穿梭在敌后传递宝贵的情报;或是宣传员,用激昂的歌声唤醒民众的抗日意识;或是战斗者,直接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授课民警从“阿嬷”的故事延伸到烽火岁月里闽西英雄母亲的故事。穿越时空,在这堂特殊”音乐课“上,听着抗日战争时期,八闽大地,尤其是闽西革命老区的“阿嫲”们含泪送孩子上战场的故事,罪犯们不自觉红了眼眶。
“吾家有课”借助时下流行音乐,通过温馨而深沉的旋律与歌词,唤起罪犯对家国情怀的共鸣。歌曲中的“阿嬷”是家庭里温暖的存在,还是记忆中那些为家国安宁、无私奉献的巾帼英雄。传唱爱国歌曲,解读爱国歌曲背后的故事,从小爱到国家大义,让罪犯更具象地感受到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