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疗伤”的实践活动
来源:莆田 时间:2023-09-22 15:25

一场关于“疗伤”的实践活动

 

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侵害了您或者家人的合法权益,您愿意与其交流并且原谅他吗?

 “道歉有什么用啊,他把我老婆撞死了!”202212月,莆田监狱民警走访慰问被害者家庭表示上门访问的意图时,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拒绝。

罪犯郑某因交通肇事罪在莆田监狱服刑,他深知自己对被害者家庭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整日郁郁寡欢。“他认罪态度良好,我们希望他能真正得到救赎。”秉着治本攻心的教育原则,民警联系莆田市团委、德化法院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等部门,组成“恢复性司法实践小队”,先后走访了被害者家庭、罪犯家庭。“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在积极地赎罪,希望你们可以原谅我……”视频中,郑某声泪俱下,并给被害者家属展示了赔偿款缴纳的单据。

沉默是无声的反馈,被害者家属看完视频后,一言不发。民警传达了郑某认罪悔罪的态度以及积极履行赔偿义务的意愿。“站在被害者的角度,让其完全原谅郑某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只是传达郑某认罪的态度和他为赎罪所做出的行动。”走访民警说道。

多次走访了解情况,帮助被害者家庭申请司法救助金,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创伤疗愈,解决被害者子女就学就业问题……民警们一系列的帮助让被害者家庭逐渐放下心理防线,郑某和他的家人也向被害者家属表示将持续弥补对其家庭的伤害。

 “他在赎罪,我们不追究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从被害者家属口中说出却十分不容易。当郑某得知被害人家属原谅他时,他心中压着的担子终于卸下了。

 “我们‘修复’的每一步都有困难,监狱职能有限,从罪犯方面了解的案情不够全面,想要找到全部被害者修复社会关系需要借助其他单位的力量。”监狱民警介绍。

罪犯黄某因合同诈骗在莆田监狱服刑。经过教育转化,黄某认罪悔罪意识逐渐清晰,主动向民警提出了向法院申请拍卖自己名下唯一的房产,希望监狱帮其将赔偿所得给予被害者,并希望得到原谅。收到黄某的诉求后,民警开始行动。

因涉案金额较大,牵扯被害人众多,这为监狱民警修复社会关系的行动难上加难。莆田监狱与判决法院协作,收集被害人信息并致电访意,但基本上都被拒绝了,“他们(被害者)愿意接受赔偿,但不愿接受道歉。”

在实践活动中,民警发现一名被害者因黄某的罪行间接导致夫妻离婚,其未成年子女无人照料,“被害者的孩子正在上小学,是身心健康建立的关键时期,我们多上门走一走,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是我们的应尽之责。”为了向孩子提供学习帮助、心理教育和生活援助,莆田监狱与莆田市团委、市青少年阳光服务中心和当地驻村干部组成帮教小组,多次上门帮扶慰问,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害者一家与黄某达成了和解。

据悉,目前黄某拍卖房产所得款项已按比例全部赔偿给被害人,他的事例也在罪犯中通报,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恢复性司法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让罪犯得到自我救赎的同时,尽力减少被害者家庭的损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莆田监狱民警表示。

(杨国兴 黄国强 方腾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