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重启现场会见,监狱做了哪些事儿
来源:泉州监狱 时间:2023-02-03 22:05

1月16日,是泉州入冬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也是监狱恢复正常勤务模式后,二监区三年来的第一个会见日。上午7:20,会见开始前40分钟,监区民警就来到了会见大厅的门口,打开会见厅的电源,检查电脑、取号机、狱务公开屏等电子设备,检查会见现场的各个角落,提前烧好热水,准备好便民服务包、口罩等物品。7:40,一切准备就绪,会见厅门外排满了等候的家属。寒风里,家属们眼中涌动的期待和激动尤为瞩目。

“我们一方面引导每个家庭前来会见的人员分出一人排队取号,另一方面对家属中的老年人和妇女幼童先行查验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后,进入候见大厅避寒。”当天,二监区民警按照预案,对庞大的家属群进行了有序导流。在物品寄存处,专职民警引导前来寄存私人物品的家属有序存放,反复交代家属开柜取物的注意事项。在会见办理开始时,门口排队的家属都已经完成了前期的预检工作。“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提前准备的一些工作,但对于三年没有会见的家属来说,这些都缓解了他们对程序不了解的担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见到亲人。”

“警官,能不能先安排我们会见啊?”会见厅内,一名看着像是学生样的女生有些紧张地找到现场民警,“爷爷生病住院,但是怎么也不听劝,一定要来见爸爸,能不能早一些安排会见,一会儿我还要送爷爷回医院。”现场负责的副教导员章君了解情况后,为老人送上热水,与会见中心民警沟通后走了“后门”,将他们一家安排在第一批的会见队伍中。老人结束会见离开时,不断地向每一位遇见的民警表示感谢,口罩之下,他看不清民警的面孔,他感谢的是每一位保障会见有序开展的民警。 

“警官,我的电话听不见!”“警官,我的电话声音变小了!”……会见现场状况不少。尽管民警已经提前几天对会见设备进行了维护和检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小故障。现场民警的身影出现在各个窗口,帮助家属重新开启通话,补上时间。为了保障会见正常进行,监区在每批次的会见中,预留好备用窗口,防止因为机器故障造成会见困难。每一次开启备用窗口时,总能听到家属不断向民警道谢。

“不好意思警官,我们来的比较急,身份证忘带了。”“警官,我第一次来会见,先前没有收到入监通知书,能会见吗?”“警官我是某某的某某,可是电脑上没有信息资料该怎么办?”……咨询台上的副教导员章君和指导员陈芳艺忙得不可开交。面对家属提出的各色各样的问题,民警努力在家属提供的各式各样的证明材料中,确认符合会见条件;通过监管系统信息辅助验证忘带证明的家属身份,甚至有家属拨通了当地派出所的民警电话,让监区民警帮助远程确认家属身份……最大程度地让符合条件的家属参与到这阔别已久的会见当中。 
 

自2020年春节以来,监狱开启了长达三年的封闭管理。三年来,监狱民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确保了疫情防控安全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但长期的封闭管理,使面对面的亲情会见也暂停了,电话、视频、信件,成了这三年来罪犯与家人的主要沟通方式,能够面对面与家人沟通交流,成为罪犯与其亲属的共同心愿。 

 

面对面沟通所传递的温暖与关怀,对罪犯的思想稳定、积极改造作用,始终不可或缺。“我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监狱现场会见重新按下‘启动键’,再次恢复罪犯常态化亲情会见,家人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份真诚的关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是罪犯心灵复苏的密码。”宁德监狱相关负责人表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