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改造的“金钥匙”
来源:福建省榕城监狱 时间:2025-06-11 15:02

为持续深化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福建监狱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激发罪犯积极改造的内生动力,找到新生方向,走出人生阴霾。 

专题活动点亮心灯 

  近日,榕城监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全国人大代表、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王永澄作专题讲座。讲座中,王永澄讲述自己19岁时因意外事故导致双目失明,从悲观、绝望到奋起拼搏,最终实现人生逆袭的励志事迹。他用亲身经历告诉罪犯,只要遵守国家法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挫折带给他们的不是结局,而是改变命运的“入场券”。他鼓励每位罪犯真心悔过、积极改造,通往光明的路就在脚下。 

 

  未管所邀请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杨秀清进监开展《未来规划与希望感重建》专题讲座。通过生涯沙盘推演、未来愿景画布等互动环节,杨秀清引导罪犯梳理个人优势,制定分阶段目标。一名未成年犯在分享中哽咽道:“我第一次感受到,即使身处困境,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泉州监狱紧扣“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在罪犯中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开设“法治讲堂”,以视频授课形式解读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罪犯关注的内容;组织民法典知识竞赛、民法典演讲比赛等,教育引导罪犯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明白,民法典既保护我的权利,更规范我的行为。”罪犯魏某说道。 

心理团辅拨开阴霾 

  建阳监狱开展“关爱自我 从心开始”主题活动,通过互动协作与情感共鸣的方式,为罪犯铺就了一条心灵复苏之路。在“生命银行”活动中,罪犯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心理任务,将“感恩瞬间”“成长感悟”等正向记忆存入“银行”。一名罪犯在分享中哽咽道:“以前总觉得人生是负债,现在发现我也有‘存款’——那些被我忽略的亲情和善意。”在“生命线”活动中,罪犯用画笔在长卷上标注人生关键节点,从童年到入狱,再延伸至未来。一幅长达10米的画卷上,既有晦暗的“低谷”,也有向阳的“转折点”。期间,监狱还开展了民警授课、手抄报比赛、号务会分享等活动,激发罪犯改造动力。 

 

  闽江监狱联合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通过生命树绘画、正念冥想等团体心理活动,帮助罪犯探索自我、化解负面情绪。此外,监狱还组织罪犯制作“生命之语”主题黑板报,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传统文化铺就新生 

  榕城监狱特邀训练总队副教授桑莉进监教授罪犯“经络养生操”。“养生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修心养性。”活动中,桑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中医养生理念,向罪犯详细讲解经络养生知识,并现场示范教学,引导罪犯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服从管理、积极改造,构建平和的心理状态,实现“身心并治”的改造目标。 

 

  莆田监狱组织罪犯开展读书分享会。上台发言的罪犯以独特的选书视角、真挚的内容分享,把台下的听众们带进一个又一个书香世界。从历史典故、生活感悟到狱园生活,罪犯们感悟颇深、获益良多。据了解,此次读书分享会是继莆田监狱成立文儒读书会后,以书育人的又一重要举措。“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在监狱愈来愈浓厚,为罪犯们的改造生活注入了正能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