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监狱二监区运用驻地本土优秀文化教育引导罪犯
来源:厦门监狱 时间:2021-11-12 15:42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和善心正,处事必公。费用必俭,举动必端,语言必谨,事君必忠……”最近,每逢教育日,八分监区都组织罪犯诵读苏颂故居“芦山堂”132字的家风家训。这是厦门监狱二监区运用本土文化教化育人的具体举措。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福建路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北宋中期官员,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一一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的鼻祖”,由其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更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苏颂历经五朝,历任知州县、转运吏、部堂,最后升至哲宗宰相。去世后,南宋理宗赐号“正简”。因此,他的出生地同安素有“正简流芳”的美誉。苏颂文化是同安的地域特色文化,同安人民纪念苏颂,这里有“苏公祠”“丞相坊”“三舍人苏公故里碑”“苏颂纪念馆”“苏颂中学”“苏颂公园”“苏颂大道”等,每年举办“苏颂国际文化节”。同安已成为发扬光大苏颂文化的重要基地。

“为官必廉,乡里必和,睦人必善,非善不交。非义不取,不近声色,不溺贷利,尊老敬贤。救死扶贫,讦诈勿为,盗偷必忌,不善者劝……”这些正能量,深深触动了服刑人员。今年来,二监区深度挖掘监狱驻地厦门同安本土文化——“苏颂文化”,运用该文化教育引导罪犯,通过民警微课堂、开办“苏颂文化讲堂”、组织苏颂“芦山堂家风家训”诵读等教育手段,提高罪犯对监狱驻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重塑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罪犯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意识,引导罪犯重塑人格,修复人生价值取向。

分监区还制作“苏颂文化”宣传栏,将苏颂“生平简介”、“文学、科技、外交等成就”以及“芦山堂家规家训”等内容制成板报和微课,挑选苏颂故居芦山堂132字家规家训中符合教育、文化改造的内容制作成国学格言粘贴在罪犯日常改造场所,供罪犯日常诵读学习,以此激发罪犯的学习热情,培养罪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通过开展此项教育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周毅鹏 供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