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鹭岛之滨的监狱民警法治宣讲团
来源:厦门监狱 时间:2023-10-22 08:09

    在美丽的鹭岛之滨,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身着藏蓝,虽来自监狱机关和基层一线的不同岗位,但他们目标一致,献身于崇高的司法行政事业,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己任。

  “95后”占比超过90%的他们,在闲暇之余,致力于高墙反诈、普法宣传和志愿服务,用汗水书写青春,展现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铁军形象。

 

  近年来,厦门监狱依托党团志愿服务队、“青警说”青年学习讲堂、“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以“点、线、面”为牵引,充分运用“高墙反诈”独特优势,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创新民警志愿服务思路举措,发挥青年民警有朝气、有活力、学历高、可塑性强等方面的优势。一支以青年民警为主,负责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普法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鹭晖青警”宣讲团应运而生。

以“点”辐射,让高墙反诈见行见效 

  “警官您好,有人联系我家人自称是监狱民警,能帮我获取减刑及其他方便,目前家人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已经向对方寄了两条烟并汇了部分现金,总金额大约四五千元,但对方仍一再要求需要再汇款八千元用于‘上下打点’,我担心家人被骗,能不能请您帮帮忙?”监狱民警在会见现场发现罪犯陈某较为焦虑,经民警询问,陈某主动向民警坦白情况,民警通过职业敏感性发现其家属可能正在遭遇诈骗。

 

  在了解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联系犯属询问具体情况,并告知其可能遭遇诈骗,不要相信所谓“送钱送礼”即能违规减刑的说法。经过宣讲团民警耐心劝导,成功阻止该犯属进一步落入诈骗陷阱当中,顺利帮助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挽回了部分损失。陈某及其家属对民警工作表示感谢。

  不仅如此,宣讲团成员还依托“高墙反诈”独特优势,创新反诈工作思路,依托罪犯家信、亲情电话、亲情帮教等渠道,向罪犯家属及群众普及反诈知识,成功帮助群众避免经济损失三十余起,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以“线”牵引,让法治宣传走深走实 

  “学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明理,在校园法治环境维护、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构筑青少年情感‘防波堤’,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上个月,宣讲团成员郑舒萍到厦门市同安区大同第二中心小学开展题为《身边的“民法典”》普法宣讲,本月宣讲团又来到监狱驻地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与法“童心” 护航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宣讲。青年讲师们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田,为他们送上诚意满满的“法治课堂”。

 

  宣讲团充分发挥监狱法治宣传专业优势,凝聚全监青年力量,把“普法强基进校园”活动作为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重要载体,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先行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面”覆盖,让志愿服务可圈可点 

  “鹭晖青警”宣讲团广泛活跃在监狱驻地周边,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造福的宗旨。

  宣讲团以节假日为契机,结合“3·5”学雷锋日组织宣讲团成员进社区开展义诊、义剪、公益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进校园开展“学雷锋精神 做雷锋式好少年”主题宣讲;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组织宣讲团成员进社区开展“共筑消费权益 守护平安和谐”维护消费者权益普法讲座;结合清明节,组织宣讲团成员与驻地小学师生代表一起到烈士陵园进献花圈缅怀英烈;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组织宣讲团成员进校园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 匠心品质润童心”主题宣讲;结合“六一”儿童节进校园开展“童心向党 犇腾向前”主题宣讲,帮扶慰问单亲家庭儿童;结合暑期,组织宣讲团成员进社区开展“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守护社区儿童平安”暑期安全主题讲座……

 

  多年来,厦门监狱积极推进“高墙反诈”进便民服务中心,法治宣传进校园,志愿服务进社区,聚焦监狱主责主业,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点”,以普法宣传为“线”,以志愿服务为“面”,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普法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高墙反诈、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让“鹭晖青警”宣讲团这一党团志愿服务团体深入民心,落地见效,牢牢把握志愿服务主动权。同时,累计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志愿服务170余场,让法治和安全意识在社区、校园蔚然成风,推动监狱、社区、校园的法治氛围持续攀升。

  为进一步传播监狱文化及普法活动,厦门监狱努力完善“鹭晖青警”宣讲团培训交流、规范运行、关爱激励等相关机制,搭建宣讲团成员能力提升、实践锻炼、评优展示的平台。下阶段,将继续推陈出新,凝聚各方合力,引导青年民警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监狱驻地志愿服务再上新台阶。

(赵鑫 周毅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