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未管所开启"监企合作"模式探索教育改造新路径
来源:教育科 时间:2025-04-12 14:13

  2025年3月25日,当即将刑满释放的雷某在就业意向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时,福建省未管所悬钟山书画社爆发出热烈掌声。这个曾经因冲动犯罪入狱的少年,如今以漆艺学徒的新身份重获社会接纳。这场特殊的签约仪式,不仅是个体的蜕变见证,更折射出未管所教育改造与社会帮扶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高墙内的"匠人养成计划" 

  在福建省未管所漆艺工坊的陈列架上,雷某制作的脱胎漆画细腻光润,谁能想到这出自一个曾经连画笔都握不稳的少年之手?这种传承千年的福州非遗技艺,成为改写他人生轨迹的钥匙。   

  省未管所教育科科长甘金健介绍,从犯人到准职场新人,雷某的蜕变之路走了两年。和大部分未成年犯一样,雷某聪明学习能力强,但是性格急躁没有目标。从最初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到推荐他参加书画社和漆艺基地,再到为他联系就业机会,未管所始终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宗旨,帮助雷某一步步走向新生。 

  一场跨越铁栅栏的"人才对接" 

  签约仪式上,福建省艾的卡讯科技董事长袁帅的发言令人动容:"2024年,我们在福州市脱胎漆器协会的引进下与省未管所合作“髹期育人项目”,雷某是该项目的学员之一,在过去合作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他800小时打磨出的匠人精神,更看到他悔过自新的勇气和决心。"这家科技企业不拘一格降人才,为雷某提供产品设计师岗位,月薪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未成年犯矫治的"福建样本" 

  "艺术疗愈计划"——书画打牢基础,磨漆过程培养耐心,创作环节疏导情绪,作品展评重建自信,就业推广收获新生,这是雷某成功改造的范本,省未管所副所长张志聪表示这种"技艺矫治+就业直通"模式,实现了未成年犯从"被动改造"到"主动成长"的转变,雷某是成功第一例。接下来,未管所将深化与企业合作,启动"双师制培养",狱内由非遗传承人教学基础技艺,出狱后企业安排资深设计师指导产品转化,希望通过这种"监所打基础+企业深加工"的人才培养链条,为未成年犯这一特殊群体搭建起通往光明的阶梯,有效破解刑释人员就业"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更多像雷某一样的未成年犯习得技艺,获得蜕变,这将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说明教育改造的成效。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