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塑造未成年人格与行为模式的第一阵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更是塑造他们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而家庭教育的缺位或失范犹如一个无形的黑手,使一些如花少年堕入犯罪的深渊,给他们成长路上留下一道深刻伤疤。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犯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未成年犯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在第四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便民服务中心举办“心手相连,共铸爱的纽带”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帮助未成年犯家属在会见时更好地与未成年犯搭建沟通桥梁。
正视缺位
“家庭是未成年犯改造和回归的坚强后盾,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慰藉。”现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周耀林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内容,深入阐述了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犯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从科学育儿方法,到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特殊挑战与应对策略,周耀林表示,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让未成年犯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增强他们改造的动力和信心。同时,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能够帮助他们学习社会规范,提升生活技能,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铺就道路。

回归本位
“我们拼命赚钱,他要什么给什么,为什么还会这样?”“我们怕他学坏,还时不时检查他的房间,像什么藏在床底的烟盒都是当场没收的。结果,到头来还是没防住。”……讲座中,不少未成年犯家属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未成年犯陈某的父母也在其中,他们表示自己与儿子的沟通出现了严重问题。因为对陈某犯下错误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怒,每每会见或亲情通话时,他们总忍不住责备儿子几句。渐渐地,陈某父母感受到陈某在回避与自己的交流。这种沟通不畅的情况,让他们更加焦虑,也导致陈某在狱中的改造情绪低落,甚至一度产生抗改念头。
“当孩子迷失在黑暗里,别让家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民警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和改造需求,强调了家庭支持对未成年犯改造的重要性。同时,民警还指导陈某父母如何更好地与儿子沟通,如何表达关爱和支持,如何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
全力补位
“我原来认为孩子犯罪了,交给监狱管教就可以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才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民警的悉心指导下,陈某父母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随后的会见中,他们尝试用更加耐心的语气与陈某交流。不再一味地责备儿子,而是更多地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今后,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犯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家庭在教育改造中作用,不断拓宽未成年犯教育改造途径,努力为未成年犯的改造和回归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