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监狱坚持把罪犯个别教育作为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抓手。日前,监狱组织基层一线个别教育工作业务骨干开展交流和座谈。会议结合武夷山监狱“茶和狱园”教育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总结个别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对未来个别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个别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个别教育实现“换挡提速”夯实了理论基础。
交流分享 拓宽个别教育工作新思路
本次个别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围绕着怎样改进和提升个别教育工作的方法、技巧和成效,怎样更好发挥“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化解矛盾的作用,怎样健全和完善包号、包教责任制,怎样有效落实顽危犯、重点犯管、控、教、转措施等四个议题展开。
三分监区民警李凌枫提出,要充分发挥罪犯改造周记录本的记录分析作用,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深入分析犯群最新思想动态;六分监区民警邓旭表示,对于个别教育谈话对象,要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施教,因材施教,通过差异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提升教育转化质量;十一分监区民警陈玄智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好个别教育工作,要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罪犯进行归类,从地域归属感、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有效推动个别教育工作永续开展;十九分监区民警吴少翔提出,对待罪犯应当公平、公正,这样才能在罪犯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他们才会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民警的个别教育工作;危评中心民警杨旗分享了“数据留痕”的概念,他认为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就必须做好个别教育的谈话归档,做到有档可查、有档可依,让数据留痕,为日后犯情、狱情精准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深度布局 夯实个别教育工作新成果
“大家要精准摸排,知己知彼;要围绕矛盾,突出重点;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要耐心细心,冷静处理;要关心关爱,解决难题;要公平公正,树立形象;要落实跟踪,强化巩固。”会上,江文东副监狱长在听取了来自基层一线个别教育工作业务骨干的发言后,结合多年经验以及对个别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对个别教育工作提出了以上七点要求。同时,他深度剖析了个别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个别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会代训 打造个别教育工作新引擎
交流会上,教育改造科梁启东科长对个别教育业务工作进行了“以会代训”。他从个别教育工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生动诠释、解析了今年个别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提到要落实好民警包号、包教制度,以“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为载体,开展好“茶和狱园”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个别教育攻心治本作用,做好顽危犯、重点犯集中挂牌攻坚转化,努力打造武夷山监狱个别教育新引擎,为实现教育改造工作“换速提档”和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
武夷山监狱的“大红袍茶访”经验交流会通过总结基层一线民警个别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分享民警新思路,提炼、概括、完善新机制,为个别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打上了“补丁”,与会民警表示收获良多。
(教育改造科、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