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班,武夷山监狱五监区对讲机传来了监区长付铁成的呼叫:
“老何,收到请回答。”
“收到。”
“快到你退休的日子,感谢您44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收工后请到监区会议室来一趟。”
“收到,明白。”
民警何万福没想到的是,一场精心筹备的荣退仪式正等着他到来。
武夷山监狱五监区三级高级警长何万福,从警44年来,始终默默坚守在监狱一线,他的工作热情从未减弱,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清廉、务实、担当的本色。他是“黄土精神”忠实的践行者,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监狱事业。
他把青春留在了监管一线
1980年,刚毕业的何万福,迈进警营,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当时没有想太多,因为父亲是一位监狱人民警察,看着父辈们将一个个误入歧途的罪犯变成守法公民,就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那该有多好。”没想到,当初一个简单而纯朴的想法,却成为他这一辈子践行的初心和使命。监狱工作一干就是44年,无怨无悔。
他刚参加工作时的黄土农场,条件十分艰苦,地处偏远大山里,交通极为不便,即使采购生活物资,也需要在附近村镇赶集时走十几公里才能买到。由于长期的野外工作,当时的监狱民警也被许多人称为“田头警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把自己锤炼得更加全能,更加优秀,特别是在罪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及矛盾化解等方面工作上可谓样样精通。
2021年,已经是四级高级警长的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走进了一个正在组建的押犯监区。“您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到底为什么?”“辛苦的工作总是要有人做,我吃得消。”面对同事的疑问,他却总是微笑着说道。何万福在工作中从不摆架子,也不以老同志自居,他常和年轻民警开玩笑:“我快退休了,当然要选择监狱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他在押犯监区一直干到了退休。他的满腔热烈,纯粹而坚定!
他热衷于做好“传帮带
“师带徒、传帮带”,一直以来是武夷山监狱的优良传统。警营里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传承。武夷山监狱历来重视新民警的“传帮带”工作,被称为新民警的“摇篮”。几十年来,何万福所带教的新警中,很多人已经成为了分监区、监区领导或骨干,“看到年轻民警的成长,是我最快乐的事。”
何万福在言传身教中心不藏私,时常把监狱业务知识和实战经验相结合,将教育、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个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民警,促使年轻民警深学苦练业务技能。通过“传帮带”,实现了对年轻民警“帮着干、跟着干、单独干、促骨干、成才干”的目标,助力监狱工作的薪火传承。
他是生活上的热心人
在生活中,何万福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哥”,在单位广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他待同事如亲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生活中被大家亲切昵称为“老何”。
“有空啊,来我家吃饭。”作为监区里民警们的“老大哥”,何万福时常热情地邀请家住外地的民警到家中吃饭。同时,他还时常将自己家菜地种的各类青菜,采摘分送给监区民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同事们也很乐意与他话家常。
他经常和年轻民警说:“小年轻家里都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单位临时出差人不够或者其他事情叫我就行。”为此,休假对于他来说,好像只是一种摆设。与他共事的民警感慨道:“老何好像很多年都没有请休过假了。”
老何,祝你退休快乐!
(邝先晖 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