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寓意敬老、感恩的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武夷山监狱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织120余名离退休干职赴五夫镇开展“探寻朱子足迹,感悟理学魅力”主题研学活动,让老同志们在秋光正好中品悟文化、畅叙情谊,切实感受监狱党委的关怀与温暖。
此次参与活动的离退休干职年龄跨度逾40载,既有94岁高龄的老前辈,也有2025年刚退休的“新成员”。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不同痕迹,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对监狱事业的牵挂,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兼具文化韵味与情感温度的研学之旅。

武夷山市五夫镇作为“朱子理学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标。研学队伍首先来到朱文公庙,在庄严肃穆的朱子雕像前,老同志们驻足凝视,聆听讲解员讲述朱熹先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治学理念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随后,一行人走进兴贤书院,触摸古朴的建筑肌理,翻阅记载着理学传承的文献资料,在一字一句、一砖一瓦中,深刻感悟朱子理学的哲学思辨与“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参观过程中,老同志们不时与讲解员交流探讨,有的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孝悌忠信”的理解,有的追问朱熹在五夫著书立说的历史细节,现场氛围热烈而浓厚,文化的浸润让这场研学之旅更添深度。

从文化探寻到情感共鸣,研学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五夫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这里,一场温馨的座谈交流会如期举行。协助分管老干部工作的二级高级警长黄秀弟代表监狱党委,向在座的老同志们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他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监狱在安全管理、教育改造、队伍建设、文化育人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感谢老同志们长期以来对监狱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强调监狱的发展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挥余热,为监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离退休干职代表踊跃发言。原监狱长丁样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回顾了武夷山监狱的发展变迁,对当前监狱在文化建设与教育改造融合方面的探索给予肯定,并建议进一步深挖朱子理学文化内涵,将“明礼守信、崇德向善”的理念融入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以传统文化助力提升改造质效。原二级高级警长刘胜华则从队伍传承角度提出建议,希望监狱加强对青年民警的培养,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将老一辈监狱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与优良作风传承下去。老同志们的发言情真意切,既饱含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更充满对监狱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着对监狱事业的深厚感情。
此次重阳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走出家门的休闲之旅,更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活动全程,监狱老干部工作科的季建龙、黄维唯、陈志敏等工作人员开展贴心服务,为老同志们提供引导、搀扶、物资保障等,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老同志们倍感温暖。“这样的活动既有意义又贴心,既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了解了监狱的新发展,这个重阳节过得特别充实!”一位刚退休的老同志感慨道。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桑榆未晚,余热生辉。武夷山监狱始终将离退休干职的关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老同志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老同志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丰富了精神生活,更凝聚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情”的向心力。未来,武夷山监狱将继续秉持敬老爱老传统,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让老同志们共享监狱发展成果,共同书写武夷山监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陈智敏 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