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永安监狱民警参观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集结出发地纪念馆
来源: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1-09-01 16:44


 

百岁中共,始自红船,逆流而上,乘风破浪圆梦彼岸;北上先遣,生于青山,拔地而起,穿云刺雾傲长空。 

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近日,永安监狱组织民警到永安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集结出发地纪念馆参观学习。 

1934年7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朱德等主要负责人联名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等4篇宣言。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先头部队在永安市小陶镇集结出发。小陶镇因此成为《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四个宣言书的发布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正式集结的出发地,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90多年前的工农红军,真是苦的令我们难以想象。那些衣服,薄得根本无法耐寒,甚至大部分的战士都没有鞋子穿,只能穿草鞋,那些所谓的武器,落后不堪,而他们就是用这些为我们创造了太平盛世的幸福生活。”90后民警颜彤彬在参观后说,当年的红军,就是穿着草鞋、补丁衣,握着土枪炮,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奋斗。我们年青一代确确实实要学习和传承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特别是当工作人员讲到英烈们如何激烈、悲壮的战斗,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的情景时,民警们不由得被英雄们百折不屈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赴汤蹈火的伟大气魄所震撼。 

  

“苦难的中华民族经历的风风雨雨和炮火硝烟,革命的胜利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果不是英烈们用生命、用鲜血换来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如果不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们哪有民主自由?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该如何感恩?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参观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民警的情感深受洗涤,刘绍林教导员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作为携带光荣红色基因的当代监狱人民警察,应当以“四力”傍身,“七进”在足,以藏蓝警服为行装,以星月山川为旅伴,以信念决心为动力,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集结出发的地方,为新时代监狱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拯救灵魂的事业再立新功。 

 

民警们纷纷表示,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工作,继承先烈伟业,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为民信念,筑牢“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明、无私奉献、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职尽责,贡献力量。我们只有牢记中国革命史,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用实际行动去告慰烈士的英灵,才能不愧于人民。 

近年来,永安监狱充分发掘和利用驻地为“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的区位特点,常态化组织民警学习抗战精神,推进抗战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时刻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走向未来。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铭记历史,心中有情,脚下有路,远方有光。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