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以来,十四年如一日,扎根监狱基层一线,一步一个脚印,从带班民警、分队长、副中队长、指导员、分监区长到监区副教导员,始终坚守初心,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务实工作。
他先后获得了7次优秀公务员、2次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优秀共青团干部、3次优秀分监区长、2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通报表扬,他就是永安监狱一监区分管教育改造副教导员,罗潇。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改造
“教育改造罪犯是我们的职责,只有深入了解和交流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认罪悔罪、走向新生。”在教育改造罪犯上,罗潇倾注了心血,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罪犯心结,教育引导无数罪犯驶入新生的“快车道”。
四川籍罪犯何某入狱前在厦门打工,在那里遇见了他的妻子,并生了2个女儿。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何某的交友不慎,违反法律而锒铛入狱。一天,平时表现正常的何某突然像失了魂一样,变得沉默寡言,并多次与他人发生冲突。管教民警对他进行谈话教育,他是左耳进右耳出。
罗潇掌握情况后,组织分析原因,通过多方了解,得知何某与妻子因琐事发生分歧后,其妻女已有两个多月没来会见了,信件、电话也都没有回音。这令生性多疑的何某开始胡思乱想,心中的支柱几近崩塌。
“别多想,我们会帮你的。”罗潇一边安抚何某情绪,一边着手解决他的心结。正逢“红苹果公益”联合永安监狱开展一场“穿墙引线唤醒爱”的面对面亲情帮教活动,罗潇立即联系何某的妻子和女儿,悄悄地为何某报了名。
当天的帮教现场,何某与久别重逢的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所有的误解被一个拥抱温情融化,“对不起!对不起……”何某看着多年来依然不离不弃的妻子和长大懂事的女儿,彻底打开了心结,从此在亲情的激励下奋发改造,多次获得监狱的表扬和奖励,顺利新生。
“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以亲情为纽带,唤醒罪犯埋藏在心底的‘爱’,才能让他们主动接受改造,积极改造,回归社会!”罗潇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为无法上户口的罪犯子女安排过亲子鉴定,为罪犯病重亲人申请特殊视频会见,为想要学习文化知识的罪犯授课、购买学习书籍,为心情烦躁的罪犯开展过心理疏导,为渴望亲情的罪犯组织亲情帮教、亲情会餐……通过用心、用情的教育,感化罪犯,做到教育一个、触动一片、影响一群。
有一种态度,叫严谨认真
“小心,罗警官又拿出小本子了!”
在罗潇的裤袋里,常年装着一个黑色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各种灵光乍现的好点子、好方法,急性子的他,对记录在小本子里的内容必须想方设法尽快解决才能安心。“教育改造工作涉及监狱工作的方方面面,繁多且琐碎,只有随时随地记录下来,逐条解决,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完成、不留死角。”
拉开抽屉,这样的小本子已厚厚一叠。
有一种担当,叫冲锋在前
新冠疫情发生伊始,时任分监区长的罗潇主动请战执行第一批封闭执勤任务。在当时对病毒知之甚少且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克服种种困难,带领队伍圆满地完成了首批封闭执勤任务。
“爷爷走了。”在执勤换防回家后,他才得知,在执勤期间他的爷爷过世了。家人知道再过几天他就将轮休回家,经过商量,决定等他回家才将消息告诉他。身为长孙的罗潇,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启程赶回老家操办爷爷的后事。等忙完家里的事儿,带着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他又一次踏上了抗击疫情的征途。
“奶奶说,爷爷是在睡梦中安详离去的。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理解家人们的决定。”罗潇动情地说。
有一种人生,叫多姿多彩
“人生,就要努力活得精彩。”
罗潇作为永安监狱篮球队队长,多年来与队友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获得了省司法厅运动会篮球赛冠军,省监狱管理局篮球赛冠军、亚军和永安市篮球赛亚军、季军等好成绩。爱好写作和摄影的他,用镜头捕捉监狱工作的精彩瞬间,用文字叙述监狱工作的点点滴滴,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大力传播正能量,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全省监狱十佳新媒体工作者”。富有爱心的他,积极参加志愿者和各类公益活动,立足本职、服务社会。他爱好广泛,在监狱组织的文艺晚会、主题演讲、学习讲座、知识竞赛、警体训练等活动现场,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十四年的从警生涯,让曾经的毛头小伙儿逐渐成长,入党、入警时的铮铮誓言仍不断地激励着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忠诚和热血践行着对党和人民不变的诺言,用热爱和奉献书写着他的从警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