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安监狱举办的“传统文化大课堂”上,监狱民警讲师引经据典深入阐述义理,阐明谦卑、谦虚、谦让等优良美德对于一个人学习成长、立身处世的重要性,教导服刑人员以谦卑之心自知自省、勇猛改过,摒弃以往目空一切、骄横狂妄等社会恶习,诚恳听取意见与批评,虚心接受教育,向品德好、改造好的人学习、看齐。
近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罪犯日常改造体系,永安监狱组织罪犯开展“十心·正念-谦卑心”教育。
从至圣先师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到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从战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典故到晚清名臣曾国藩“谦守求缺”家训。永安监狱一监区“罪犯学习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学员们在“谦德之效”典读分享会上,诵读国学经典,分享历史典故,品读、体悟谦德之效。“只有谦虚才会知不足,才敢于直面、改正错误,才能提升自我;骄傲自满必然停滞不前,最终导致落后、失败。”
“古圣先贤虚怀若谷、庄重典雅的言行举止和恭敬谦让、谦和好礼的高尚品德彰显谦谦君子的形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现今或将来,我们都要继续提倡弘扬恭敬谦让美德……”监狱管教民警在组织“心存谦卑·礼敬宽容”主题号房讨论时说。服刑人员纷纷表示在改造和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一定要牢记戒骄戒躁,学会谦逊礼貌、礼敬他人,以谦恭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在为人处世中学会谦和内敛、谦虚好学,不争功自傲、不炫耀。
活动期间,永安监狱还通过制作“十心·正念-谦卑心”传统文化学习专栏、编排“谦德”情景小剧、开展“学谦礼·崇谦德·树谦风”教育实践活动,让服刑人员懂得谦德之效给人带来的福报和益处,自觉将谦卑、礼敬、宽容之心融入日常改造生活的言行实践中,共同维护积极向善、向上的改造氛围和美好的改造环境。
“谦卑不仅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的内心品德品性。”永安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卢仁中表示,监狱以谦卑心教育为主线,引导罪犯在学习和改造生活中发扬恭敬谦让美德,虚心求教、改过迁善,时时守正自我,处处宽容他人,重树对谦德品德的信仰,重建正确的道德认知,并努力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