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水仙花开了
来源:漳州监狱 时间:2025-10-24 16:3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漳州监狱以千年水仙文化为“源头”,引“凌波活水”润泽高墙内外,通过厚植“水仙花·塑新生”教育品牌,构建多元化协同矫治体系,为罪犯回归新生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滋养的水仙花开了

  漳州监狱挖掘本土水仙花“深埋泥沙、破土向阳、剥枯雕修、静水涵养、清香绽放”的五期成长历程,将其坚韧不拔的文化内核与接纳承诺疗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深埋期涤心自省-破土期萌发希望-雕修期矫正习性-涵养期沉淀内化-绽放期明志回归”的科学矫正,充分发挥水仙花的文化在改造每个关键阶段的精准作用。

 

“匠心”浇灌的水仙花开了

  监狱摒弃“大水漫灌”,效法水仙花栽培的精工与接纳承诺疗法的灵活,采取“试点育苗、精研雕琢、全面滋养、塑魂铸牌”的梯次策略。自20246月起,分四阶段推进“水仙花·塑新生”项目。

 

  在五监区和高危分监区试点融合接纳承诺疗法与水仙文化,聚焦水仙花生长的各阶段,挖掘改造文化理念,优化矫治技术,实现1+1>2”的教育矫治成效。

  20256月,全监推广“五期六过程”模式,同步建设罪犯“回归驿站”,通过跨火盆、金盆洗手、信访调解室等改造项目,持续丰富体系内涵,并深化与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及闽南师范大学合作,由此打造漳州监狱特色教育改造文化品牌。

“温情”呵护的水仙花开了

  罪犯改造如同水仙雕琢,需要细心与耐心。教育科科长说道:“过去我们总想着用监规纪律约束罪犯行为,现在更注重以文赋能、以情化人。”顽危犯李某的成功转化,便是明证。

  在对李某的矫治中,监狱民警深度运用“接纳放下-认知解离-价值澄清-承诺行动”四步法,将其极端对抗情绪转化为新生动力,如同水仙枯球雕琢后焕发新芽。这一案例背后,是文化改造的力量,更是民警深入一线精析犯情、用心用情破解改造难题的实践结晶。他们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将文化温情的理念转化为重塑新生的实效。

  深埋、破土、雕琢、涵养、绽放……生命重塑的乐章,伴着水仙的清香,在高墙内悠扬回响。未来,这片“水仙花”的芬芳必将穿越高墙,将新生的希望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 | 漳州监狱

作者 | 黄子涵 朱志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