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声 | 从暴躁到从容,一名无期徒刑罪犯的蜕变人生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3-04-23 08:03

  “我能不能活着出去,自己都不知道,你们管我干嘛?”无期徒刑的阴霾笼罩着初入龙岩监狱服刑的王某,在他看来,杀了人的自己必定走不出这堵高墙。

始料未及的后果

  王某是江西省遂川县一户农民家的独子,上有父母溺爱,下有几个姐姐维护,打小贪玩爱闹,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初中辍学后开始闯荡社会,曾因抢劫他人物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王某并没有从第一次服刑中吸取教训,刑满释放后,他继续混迹于灯红酒绿之中……

  2005年9月,王某因琐事与人争执,为泄愤,年轻气盛的他伙同他人持刀砍人,致被害人死亡,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如此严重的后果让王某始料未及,想着家中妻儿和日渐年迈的父母,他的心中虽有无尽悔恨却认为自己无能为力。

一点就着的暴脾气

  在王某的认知里,“无期徒刑”相当于要坐一辈子牢。他自暴自弃,常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挥拳相向。

  一次,王某又与号房同改争吵,民警问其是否认识到错误,王某不服气。民警耐心为其分析:“你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发泄情绪,解决问题就不能用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态度,你这次服刑也是因为不好好解决问题,激化矛盾导致严重后果。”王某听后有所触动。

  “‘无期徒刑’和‘终身监禁’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你好好表现,争取减刑,还是有机会重获自由的。被害人的家人需要你悔过,你的家人也需要!”民警一次又一次地找王某开展教育谈话,分析引导,同时将王某不稳定的改造表现告知其家属,联系其家人前来亲情会见。通过其母亲的教诲,幼子的呼唤,通过监狱与家庭联动开展攻心教育,王某开始反省自身的问题,慢慢收敛了冲动暴躁的脾性。

脾性的转变

  考虑到王某年轻、手脚灵活,民警一边对其攻心教育,一边针对性地帮助其开展习艺劳动改造,从易到难,以阶梯式进步的方式,让王某重获自信。

  习艺的成果正向促进了王某的改变。为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王某积极参加习艺劳动,认真钻研技术,渐渐成长为分监区的多面手。经过几年沉淀,他有了明显的改变。

  民警趁热打铁,让王某担任习艺辅助员,协助民警。在担任辅助员期间,王某认真钻研习艺工序分解及流水排序。

  正当这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民警感受到王某的异样。“他常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民警说。

  在一次谈心谈话中,王某流泪向民警诉说了心结。原来,犯过的错宛如一块重重的石头始终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喘不过气,他想向被害人家属忏悔致歉。

  面对王某的觉悟,民警很是欣慰。在民警的鼓励下,王某多次向受害人家中邮信表示忏悔,并让亲友代其上门致歉,同时对受害人家属进行了经济赔偿,最终,他得到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为弥补自己所犯的过错,王某还积极联系同案人,相约按法律要求尽力履行对受害人家属的经济赔偿。

  2020年12月,王某和同案人终于将所有的民事赔偿履行完毕。“虽然这些钱对受害人家属来说远远弥补不了亲人离去对他们的伤害,但是还是希望能让他们有所宽慰。”他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

重获自由人生

  通过积极改造以及对被害人家属积极赔偿,王某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并先后获得六次减刑,于2021年7月刑满释放。“王某在刑满释放前,虽然已不再担任分监区的辅助员,但他仍认真地为分监区的习艺劳动出谋划策。”民警介绍。

  迈出监狱的那一刻,王某感慨万千:“管教,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说:“十分感谢监狱对我的教育,让我能认识错误,改正恶习,谢谢警官们没有放弃我!服刑多年,我对父母和妻儿亏欠太多了,希望回家后能多陪陪他们,尽量弥补他们。”

  释放后的王某回到家乡,陪伴在父母、儿子身边,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他还在亲友的帮助下学习工程招标与工程建设,承接相关建筑业务和工地管理工作。

  回访时,王某向民警反馈:“真的很难,刚出来时虽然有初步想法和计划,但还是很忐忑和迷茫。不过这么多年在监狱养成了学习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王某说,如今的他再也不是那个莽撞无知的少年了,面对困难时,他学会平心静气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积极面对,在管理工作中,也能心平气和,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经过努力,王某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与工作,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对现在的生活,我很知足。”谈及未来,王某认真而坚定,“虽然仍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在自身的努力和亲友的帮助下,我相信生活会好的!”

(胡苏婷 杜文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