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福建省监狱网

    

XIN声 | 年少茫然的青年人,在服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 2024-04-22 15:05 阅读:{{pvCount}}次 字号:
分享到:

  一道阳光斜照在曾文(化名)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留着干净的发型,身着一袭素雅布衣,遮住了左臂的纹身,也隐去了满怀戾气的过往。漳州监狱民警拿着曾文寄回来的照片和信件,内心十分欣慰。这个曾经的“小刺头”在回归社会后,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

  2009年,曾文因抢劫犯罪锒铛入狱,那时他才刚满18岁。“我成长在一个并不和谐的家庭,爸妈经常吵架,甚至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我不想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着。”初中辍学后,他在身边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带领下,为了“哥们义气”,多次抢劫,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面对近13年的刑期,他不理解判罚,也抗拒改造。最初入狱的几年,他是监狱里的“小刺头”,时常跟人发生争执。

“破冰”与蜕变

  “他总是斜视他人,眼神充满冷淡和防备。”这是管教民警对他的第一印象。

  十几岁离家,许多的委屈、失望乃至怨恨积压在心中,民警试图化解曾文内心的坚冰。恰逢监狱组织心理情景剧创作表演比赛,民警以曾文为原型,创作心理情景剧《假如能回到过去》,带着他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案发现场,回到了刚入监的时候……在民警的循循善诱下,他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看待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有种“拨开云雾”的豁然感。演出后的曾文开始自我反思,积极调整心态,努力找回自我,原本的“刺头”在慢慢消失……

  “他其实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在后续的教育改造过程中,民警发现曾文内心深处的敏感和脆弱,于是,民警开始积极推动他与父母关系的“破冰”。在与他的父母多次沟通后,一次亲情帮教中,其父母双双来探视。刚见面,三人都红了眼,曾文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出了童年时期因父母感情不和对他的伤害和对一个完整、温馨家庭的渴望,听完儿子的话,曾父曾母早已泣不成声,“对不起儿子,我们错了,爸妈等你回家。”父母的支持让他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曾经的失望也慢慢转变成对未来的希望。

学习与新生

  曾文服刑时年纪尚轻,因为脑子灵活,学习能力强,学新东西速度快,学习的劲头也很足。对此,分监区教育引导他先后从事机台维修、仓管等岗位,连休息的时间,他也积极钻研相关知识。在此期间,他迷上了机械物理,尤其对汽车着迷,为了深入钻研汽车构造原理,他借阅了相关书籍,“我希望出狱后能从事与驾驶有关的职业。”

  出狱后的曾文,很快拿到了驾驶证。目前,他正为一家公司当司机,虽然收入不算多,但是每天过得很充实,体会到自食其力带来的获得感。“监狱服刑经历让我‘浪子回头’,也有了全然不同的人生。”曾文表示在年少茫然无措的岁月中,民警的教诲、知识的学习,不仅磨炼了他的心性,更让他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只要愿意改变,也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蔡小颖 黄涛)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