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行社会美育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未管所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专业美育实践基地,标志着双方在特殊群体艺术教育与心灵重塑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对预防犯罪,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艺术教育对未成年犯的思想改造和心理健康具有独特作用。”仪式上,未管所领导强调,此次合作是创新教育矫治模式的重要探索,期待通过美育实践帮助特殊青少年群体重拾信心、回归社会。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领导也表示,此次合作是艺术赋能教育改造的实践创新,也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双方将秉持着“互惠共赢、共促发展”的原则,通过开展艺术课程、心理疗愈活动等形式,为未成年犯提供情感表达与价值重建的渠道。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双方签署社会美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这块沉甸甸的牌匾,不仅承载着艺术疗愈的使命,更寄托着对未成年犯通过美育教育走向新生的殷切期望。仪式结束后,双方代表就后续具体实施计划展开交流。
此次合作是未管所首次在未成年犯教育改造领域引入高校专业美育资源,双方将联合开发针对性艺术课程,定期开展绘画、雕塑、非遗手工等教学活动,探索“艺术+矫正”的创新路径。未来,基地还将成为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就业创业重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
来源 | 未管所
作者 | 叶淑婧 康伟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