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清监狱、洛江监狱、武夷山监狱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拓展多元教育模式,助力罪犯走好新生之路,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
向阳花开处 共筑新生桥
当高墙内的矫治智慧遇见象牙塔的学术星火,一场关于育人向善和社会适应性重塑的探索在闽江之畔徐徐展开。近日,福清监狱8名深耕罪犯矫治一线的民警,走进闽江学院法学院律政系的学术课堂。
在本次专题研讨会上,监狱民警代表以鲜活案例为经纬,深度剖析了罪犯心理矫治、行为重塑及回归社会等领域的现实和趋势,分享了“罪犯法律援助”“罪犯危险性心理矫治和评估体系”等实践成果。高校专家团队则以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多学科棱镜,围绕入监适应期心理危机干预、社会功能修复机制、自我效能感培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思辨交锋。其间提出的“向阳花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模型”等创新研究方向,为打通罪犯重返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解决方案。
在研讨会的尾声,双方协商,在课题共研方面,以“罪犯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将监狱的实务痛点转化为精准的学术命题,让监狱内的真实需求驱动理论创新;在成果转化方面,将理论模型应用于监狱矫治实践,将实践成果与高校理论相结合、提炼、总结,形成学术成果。
法槌进高墙 法典护新生
为强化刑释人员法治意识,帮助其顺利衔接社会生活,洛江监狱联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洛江区人民法院开展“‘典’亮狱园,法治同行”《民法典》进监宣讲活动,将专业司法力量引入出监教育课堂,以鲜活案例与权威解读,为罪犯上好回归社会的“法治必修课”。
活动现场,法官围绕民法典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条款展开授课,重点讲解了婚姻家庭纠纷处理、劳动合同签订要点、债务债权关系界定等内容。同时针对刑释人员易面临的法律风险,从法律规定、司法程序到权益维护策略进行细致解答,引导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次法官走进监狱授课,是洛江监狱深化“监法联动”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司法资源,将专业法律解读与出监教育有机融合,既增强了普法教育的权威性与实效性,也为罪犯构建起从高墙到社会的法治衔接桥梁。
传递司法温度 播撒法律火种
“房产证不是一张纸,而是法律守护财产的坚实盾牌。”在物权法专题课堂上,武夷山监狱民警化身“法治引路人”,用生活中常见的产权纠纷案例,将晦涩法条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改造指南”。民警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采取“集中研学+一对一解惑”的立体教学方式,针对物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核心法律,精心制作“权利解读手册”,通过漫画图解、情景模拟等形式,让罪犯清晰认知“权从何而来,法向何处去”。
为解决罪犯因服刑导致的产权证明开具难题,监狱为罪犯搭建跨越地域的“法治桥梁”。民警与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向全国各地的房管、车管部门发出公函。近期,成功解决11例产权材料缺失问题。每一封函件都饱含着对罪犯合法权益的尊重,每一次沟通都彰显着司法的温情。当罪犯张某看到家人传来的房产证明时,激动地说:“这张纸是警官们用行动为我铺就的新生之路。”
以法治为帆、以关怀为桨,福建监狱将助力更多罪犯在改造中重拾尊严,在回归社会后绽放新生光彩。
来源 | 福清监狱 洛江监狱 武夷山监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