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照亮高墙内外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6-10 11:12

  在闽北青山碧水间,建阳监狱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监狱治理的每个环节,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创新驱动、志愿惠民”的特色路径,将文明创建转化为看得见的警营风景、摸得着的惠民实事。2021年以来,这座连续三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监狱,绘就了一幅队伍素质与监管效能同步提升的生动图景,光荣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构建“三位一体”创建格局

  监狱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文明创建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统筹—专班推进—全员参与”机制,配套制定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国梦”宣传教育等专项方案,形成闭环工作体系。各级党组织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一个展馆”“两个讲堂”“三个基地”为载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深入实施“文明细胞”培育工程,打造党员先锋岗7个、青年文明号5个,形成“先锋矩阵”效应。

打造“三维立体”文明生态

  修订警营文明礼仪规范,建立动态道德档案,开展“季度之星”“身边好人”评选,期间,民警杨开锋获评“南平市第八届道德模范”,其事迹成为全监学习的鲜活教材。修建“文明之光”陈列馆,打造警营文化长廊,集中展陈监狱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将精神文明创建同警营文化建设相融合,把每面墙体、每个角落建设为“行走的文明课堂”。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元宵包汤圆猜灯谜、清明诵读红色家书、端午体验非遗剪纸、中秋诗词大会……让传统节庆成为文化传承载体。

探索教育改造“建阳样本”

  深挖建阳“理学之邦”文化底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日常教育,如实施“朱子文化进监区”项目,成立“南平市朱子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创新限制减刑罪犯“四步教育法”,即“管得住、聊得来、引得巧、教得好”,入选司法部2022年监狱工作指导案例。将闽北茶文化与罪犯矛盾调解结合,创立“吃茶话事”工作室,实现“把茶泡开、把事说开、把心结打开”,拓宽罪犯改造新路径。

践行“三曲联动”服务模式

  齐声奏响爱心进行曲,连续14年开展无偿献血,参与人数达600多人次,累计献血量达20余万毫升,民警邓煌、祝建民等10多名民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彰显社会担当。共同谱写法治协奏曲,“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开展活动46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努力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奋力编织振兴交响曲,助力东泽村、赤岸村等3个乡村改造路灯、公共卫生间等设施,持续营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赢得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阳监狱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实现队伍素质与治理效能的双提升。文明创建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这座扎根闽北的监狱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文明答卷,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应有力量。

来源 | 建阳监狱

作者 | 杨代传 甘俊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