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在高墙 | 不止是技能!监狱里的非遗课,藏着重塑人心的大智慧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10-11 10:40

  高墙内,时间仿佛比外界流淌得更加缓慢而沉重,但总有某些时刻,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会悄然弥散开来——那是檀香、沉香的芬芳,与之相伴的是八段锦舒缓的口令声和推拿教学时的交流声。

  这不是某个文化工作坊,而是闽江监狱创新教育矫治工作的真实场景。在这里,学习非遗文化成为了罪犯日常改造的一部分。

高墙内的疗愈课堂:传统功法与技艺净化心灵

  当早晨的阳光掠过教学楼,正念中心的教室里已经站满了练习八段锦的罪犯。他们的动作或许还不够流畅,但每个人的神情都异常专注。“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声中,一套源于北宋年间的养生功法在高墙内重现。

  而在教学楼的另外一间教室里,则是教学香艺的课程。罪犯学习辨香、选料、制作,原本可能拿过凶器的手,如今正在称量檀香、龙脑和麝香草。香艺老师不时走动指导,教室里弥漫着令人心静的香气。

  “轻点,不对,应该是这个位置。”在中医推拿课上,罪犯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穴位按摩手法。推拿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需要沟通与理解的艺术。

  香艺修炼心性,八段锦锻炼专注力,中医推拿培养仁爱之心。“以往的教育改造多以法律常识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为主,虽然必要但缺乏对罪犯情感和心理的关照。”闽江监狱教育科民警表示,“而这些非遗课程不仅教授技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能够让罪犯在技艺学习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和心理矫治。”

高墙内的新生:当双手开始创造

  罪犯李某因故意伤害罪入狱,初入监时性格暴躁,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参加香艺班后,他逐渐变得沉稳。“制香需要耐心和细心,快一秒慢一秒都会影响香的品质。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控制情绪。”令人惊喜的是,李某在香艺方面展现出过人天赋,现在已成为班上的“助教”。他表示希望在刑满释放后,能够从事与香艺相关的工作,这也是对非遗技艺的延续与传承。

  类似的故事不在少数。学习推拿的罪犯开始懂得关心他人的病痛;练习八段锦的人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情绪;制作传统香品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成就感和创造的喜悦……

  学习非遗技艺,不仅有利于培养罪犯的专注力和耐心,还为罪犯刑释后的就业提供了新选择。“我们选取的非遗项目,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仁爱’‘和谐’‘中庸’”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罪犯重新思考人生价值。”截至目前,闽江监狱正式的非遗传承项目有八段锦、中医推拿、古法香艺、英歌舞四个项目,累计培训罪犯140人次,许多罪犯在完成课程后,流露出久违的成就感。

来源 | 闽江监狱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