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商人”的翻转人生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10-23 09:53

  “冰肌不受人间热,玉骨哪愁瘴雾遮”,这是古人以荔枝为喻,赞誉对人格的坚守。而在泉州监狱,罪犯朱某的人生轨迹却如虫蛀荔枝——外显光鲜时是乡邻称道的“能人”,内里却滋生堕落危机。这位曾以诚信经营荔枝起家的商人,在财富积累中迷失本心,终因贩毒跌入深渊。如今在泉州监狱精准矫治下,他正经历从“腐烂”到“新生”的蜕变。

欲望膨胀失守底线

  罪犯朱某,因贩卖毒品入狱。回顾过去,他的人生也曾不偏不倚沿着正轨向前。过去在家乡经营荔枝生意,他凭借诚信正直的经营理念,赢得众多果农和顾客信赖,生意逐渐扩大,成立了果业公司。然而,随着财富积累,朱某逐渐利欲熏心,频繁参与赌博,甚至挪用公司资金作为赌金,最终散尽家财,事业崩塌。为求“翻身”,他以鲜果运输作伪装,铤而走险走上贩毒的不归路。初次交易即被警方抓获,直到手铐加身方如梦初醒。

在忏悔中破茧重生

  入狱初期,朱某陷入绝望。他逃避现实,自暴自弃,将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小心”,一度违规抗改。服刑期间,监狱民警通过持续的心理疏导和精准的矫治介入,帮助他正视错误,剖析犯罪根源。

  在专业心理评估中,民警发现其存在焦虑心理和回避型心理,据此制定个性化谈话方案。通过耐心交流,民警逐步取得朱某信任,成为他能倾诉的“知心警官”。同时,民警辅以认知行为干预等教育措施,朱某封闭的内心被逐渐打开,错误观念得以扭转。“我错在了迷失本心,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忘记了靠诚信起家的根本,触犯了法律底线。”在民警的引导下,朱某生逐步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决不能“捞偏门”。

亲手缝补破碎人生

  针对朱某的情况,泉州监狱民警还采用“以动促静”的矫治策略:通过引导其参与非遗手工小组和学习鞋面缝制技术,令其放空思想,在专注的手工制作中缓解焦虑,静下心来。同时,也让他获得一技之长,出狱后有机会靠技术养家糊口,减轻家人负担。

  十多年过去,朱某因改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即将刑满的他,已经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价值。“父母还在,妻儿还在,这是我最大的财富。”朱某说,“我要珍惜改造机会,负重前行,努力奋斗,未来还有希望。”

  在泉州监狱,像朱某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民警以“心药”祛“心病”,通过心理疏导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系统化引导罪犯走出歧途,重塑人生。许多犯罪也源于法律意识淡薄和认知偏差,民警通过法治教育,针对性补齐“法律短板”、纠正错误观念,用精准矫治为罪犯铺就回归之路。

来源 | 泉州监狱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