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风铃”恢复性司法 | 秋日暖信 风铃促和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11-17 19:07

  秋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近日,在女子监狱与泉港法院共同召开的“蓝风铃”恢复性司法现场调解会上,被害者张某家属将一封信递到民警手中。这封信里,藏着她对过往的释然,也藏着两个家庭跨越十余年的伤痛与和解:“若不是你们,被告人不会在十几年后主动履约。你们是监狱守护者,更是法律温暖的传递者……”

尖刺背后藏悔意

  王某刚入监时的模样,像裹着硬甲的刺猬。她消极改造、与同改争执,对民警的教育充耳不闻,违规记录越积越厚。但民警们发现,这份尖锐的背后,是她不敢面对的罪恶与恐惧。

  2009年,王某与男友张某因生活琐事爆发争吵,脑子一热抓起了厨房的刀具……她不敢想张某临死前绝望的模样,不敢想张某家人法庭上的晕厥,更不敢想自己的孩子因此背负上“有个杀人犯母亲”的标签……

书信难言悔意深

  针对王某文化低、认为定罪即终点的误区,民警采取一对一带学的方式,从法律认知、生命敬畏、责任担当等多方面开展教育改造。起初,王某嘟囔:“坐牢了学这些没用。”但变化仍在一点一滴中悄然发生。

  在分监区举行的认罪悔罪仪式上,王某想给张某家属写封信。她想写“对不起”,又觉得这三个字太轻;想写“我会赔”,又知道自己连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最后她把纸撕了,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觉得自己没资格说抱歉。

家庭助力解心结

  重建王某与家人的联系,是改造的关键。可王某的子女对她心存怨怼。分监区民警没放弃,多次联系王某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村委会和派出所,带着她的认罪悔罪书和改造笔记反复沟通,终于让女儿动容:“她在监狱好好改造,我会做通家人的工作,去看看她。”

  会见室的玻璃映着一家人的脸,王某女儿看着头发添了白霜的母亲:“妈,当年的错已经犯了,得真真正正直面自己做的事……”

多方协作递悔心

  今年初,在王某具备基本法律认知和平和心态后,民警开始推动她直面家庭责任,正视被害方创伤,让悔罪从口头落到行动。但新的难题出现了:案件审理十五年后,张某家属的联系方式失效,赔偿款迟迟无法送达。

  民警一边发函请重庆公安帮助寻找张某家属,一边联系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港法院,说明情况,希望借助全国法院执行查控系统寻找线索。经过两个月的跨省、多方协作,法院成功查询到张某家属的相关信息。

  “我们深知,这场悲剧给您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哪怕不原谅,也希望你能知道我们的歉意。”在监狱民警、法院执行法官和律师的共同协调下,1020日,王某家属带着赔偿款和道歉信,在泉港法院执行局的调解室里见到了张某家属。张某家属不禁红了眼眶:“她能真正认识自己的错,就当是给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一个交代。”

  当王某从民警口中得知张某家属愿意收下赔偿款,希望她好好改造时,她表示:“谢谢民警,谢谢法官,谢谢‘蓝风铃’,让我知道,只要有诚意,总能被看见。”

来源 | 女子监狱

作者 | 杨彩凤 黄丽青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