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基地,藏着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密码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10-20 16:38

今年以来,累计接待

参观学习党员干部近3000人次

莆田监狱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究竟有何魅力?

“用别人的教训,浇醒自己的贪念”

——案例警示的冲击力

  走进基地“警示教育篇”,真实腐败案例被“钉”在展板上:有因小贪小腐逐步滑向深渊的基层干部,也有在权力中迷失自我的企业高管……红黑对比的展板旁,是狱内生活模拟区的沉浸式冲击——铁窗、囚服、亲人隔窗相望的场景。

  民警在参观后坦言:“看到那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案例,突然明白‘贪念一起,人生就跑偏了’。”这种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正是基地让“不敢腐”直抵人心的关键。

“从历史到制度,织密防腐的网”

——长效机制的渗透力

  基地里,“中央八项规定展区”与“古代廉吏展区”形成呼应:驻足两个展区之间,参观人员既能从蔡襄拒馈金、陈俊卿守清贫等莆田20位清官“以廉立身”的典故里,触摸到千年传承的廉洁精神;也能从中央八项规定中,感受到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

  浸润人心的精神滋养与划定红线的刚性约束,在无声对照中让“廉”的内核跨越时空共振,把“不能腐”的逻辑讲得透彻。

“一次参观,终身警醒”

——思想根源的重塑力

  玻璃展柜里,一份份摊开的忏悔书,把贪欲如何啃噬初心、如何毁掉人生的危害,剖解得入木三分。正是在这样沉浸式的触动里,“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敬畏心愈发清晰,“不想腐”的思想堤坝也在一次次反思中越筑越牢。

  通过“沉浸式、穿透式”的教育,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具象化,让反腐倡廉成为思想的自觉。这或许就是它“出圈”的核心密码。

  莆田监狱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始建于2013年,历经三次改造升级,如今已成为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廉政课堂”,更以扎实的作风建设成果,为莆田监狱锻造过硬铁军提供思想筑基、作风砺行、担当赋能的持续动力。

来源 | 莆田监狱

作者 | 陈禹熙 林曦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