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福建省监狱网
如果有机会
和一个人视频
你最想和谁
如果
时间仅有20分钟
你会想对Ta说什么
新冠疫情的一年,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在经历着改变。习惯了被口罩遮挡的面容,许多梦想被搁置,一些人永远离开。病毒,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堵看不见的“高墙”。
有这样一个群体,生存困境、亲情缺位以及环境歧视,经年累月地吞噬着他们生命里的阳光和养分。四年,七年……父母的模样已经模糊,而有的孩子打从出生起就不曾见过父母,没有出生证,上不了户口,成为社会的弃儿,这个群体就是服刑罪犯的未成年子女。疫情下监狱会见被迫中止,这些孩子与父母失去了联系。
疫情下的“云”亲情见面会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红苹果公益)自成立6年来,开展了18期“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营,在疫情期间也按下了暂停键。如今,一个新的模式也在红苹果公益悄然酝酿、细细打磨。
12月7日,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红苹果公益举办的第19期“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营,也是首场“云”亲情见面会,通过远程多会场+移动设备视频在榕城监狱展开连线,20位服刑罪犯的子女家属在20分钟视频会面里,相隔屏幕,更珍惜去倾听、去表达、去感受这沉甸甸的亲情。
一周后,宁德、仓山、女子三家监狱加入这场亲情接力,25位社会各界爱心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见证,他们中有澳洲归来的留学生,有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有30年从教经验的幼儿园园长,有从事社区矫正的司法社工,还有司法系统的医务工作者。在三天两夜的拓展营活动中,资深心理学导师黄骊、林琳两位老师为孩子与家长设计专业课程,著名主持人嫣然主持当天“云”亲情见面会。全省14个家庭、45位服刑人员子女及监护人参加了第20期“云”“穿墙引线”。
“孩子,别哭,男孩要乘风破浪”
15岁的小原(化名)来自双服刑家庭,父母在他年幼时入狱服刑,他从小跟随姑姑一家生活,中学后离家到校寄宿。正处在青春期的小原,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叛逆不驯。开营第一天,高高大大的男孩避开人群,独自靠在教室一角刷手机。陪同他前来的爷爷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全程陪伴,让小原的情绪一度
面对这样一个自闭、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原的结对志愿者张丽华给予了全然的理解和接纳。本职从事留守儿童公益的她,带给小原的不仅是来自一位志愿者阿姨的关怀,更像是照进小原内心缺失已久、渴望已久的母爱。当课堂上老师说到生命孕育的过程,张丽华注意到小原把头埋得很低很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张丽华握紧小原的手,轻声说。
曼陀罗彩绘环节,小原选择了黑色。画了一会儿,寡言的他主动问张丽华,“全黑是不是不太好?”最后,他们一起增加了鲜亮的红色。
这天午餐时间,小原第一次主动邀请丽华阿姨同桌吃饭。张丽华对大家说,小原的改变让她由衷感动、喜悦。见面会现场,面对屏幕上的爸爸妈妈,15岁的大男孩在台上泣不成声。
“别哭孩子,加油,好好学习!”主持人轻轻揽过小原的肩,鼓励道。
这一幕幕亲情见面的场景,牵动着每一位来宾、志愿者的心,同时也被现场一位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就是出席当天活动的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廖振华处长。廖处长第一时间向现场义工询问了小原的家庭情况,了解到其符合今年7月省民政厅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有关保障条件后,现场办公,将包括小原在内的现场四个家庭孩子纳入到相关保障体系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生活保障问题,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坚持儿童第一优先。”廖处长透过红苹果公益平台,当场向在场所有帮扶家庭传达了最新的儿童福利政策、对象及帮扶措施,传递着一份来自政府的关怀,托举起一个家庭新的希望。
母亲的背影,父亲的烟头
见面会现场,摄影师拍下了这样一位母亲守候的背影。在人声夹杂着哭声的嘈杂会场,这位母亲静静走到台前,她儿子在押的仓山监狱分会场画面实时投屏在幕布上。她仰着头,手指着屏幕上儿子的位置,向身边的义工问道,“我站在这里,他能不能看到我?”
几分钟前,这个家庭的视频会见时间刚刚结束,设备交给了下一组家庭。因为网络的延迟,视频开始并不顺利。两位老人强忍着焦灼,担心通话时间就这样分秒流逝。当义工握住她手的那一刻,老人忍不住失声痛哭。
“(儿子入狱)第二年我生了大病,我怕自己等不到(儿子出狱)那天了。”她无助地靠着义工,泪流满面。
“在里面要乖,要努力改造,苦点累点没关系,早点改好出来。”视频接通了,母亲叮咛着,一旁的老父亲只是红着眼眶,默默擦泪,自始至终未开口说一句。当主持人宣布会见时间结束时,父亲没有犹豫起身离开。这几日,总看到老人蹲在路边抽烟,愁眉不展,一个父亲所有沉默的爱,都在烟头里无声地闪灭。
(榕城监狱 宁德监狱 训练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