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福建省监狱网
长期以来,如何破解重刑犯改造这一难题成为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武夷山监狱瞄准目标,对症下药,提出以树人、育人、立人为指导思路,积极探索“一对一”针对性转化方案,因势利导,逐步在教育改造转化工作中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强化政治教育 突出以德树人
针对监狱重刑犯改造初期普遍存在思想压力大、悲观情绪突出、厌改抗改行为时有发生的情况,武夷山监狱要求民警“强化政治攻势,落实个别谈话”。
“首先严格落实好‘惩罚与工作相结合,以改造
罪犯游某年仅22岁,入监初期,他改造表现差,情绪低落,分监区将他列为重点转化对象。
管教民警李松强在转化工作中,综合运用政治攻势和亲情感化手段教育改造游某。他发现游某长期不和母亲通话,只与父亲及奶奶打电话,仔细询问下,游某终于道出了自己的心结,“我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很少见到妈妈。”
了解到情况后,李松强积极与游某的母亲沟通,向游某转达了母亲因对他关爱不足而产生自责心理的情况,同时,李松强用孝道故事感化游某,逐渐唤醒游某的母子亲情和道德良知。现在游某经常给母亲打亲情电话,渐渐地打开了与人沟通的心门,开始对改造生活充满信心,今年7月,游某荣获了监区改造标兵。
强化主题教育 突出以文化人
武夷山监狱按照省局下发的一季度一主题的教育改造要求,结合监狱实际,落实好一监区一特色的改造版本,突出以文化人的作用,同时以“正清和雅、茶和狱园”改造项目为抓手,突出文化的力量。
针对重刑犯更是特别注重发挥文娱熏陶的作用,加强转化效果。在各分监区成立阅览室,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图书进监活动,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努力为罪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罪犯黄某服刑初期,性格暴躁、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与他犯发生矛盾,监规纪律意识淡薄。分监区民警在综合研判后,提出综合施策的办法,由监区包号民警每周定时给黄某做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同时针对黄某对吉他感兴趣的特点,引导鼓励他在闲暇时学习弹吉他。
现在,黄某通过和同改们一起学习弹吉他,渐渐融入向上的改造氛围中,在分监区的文体活动中表现积极,踊跃参加教育科举办的各类活动,在今年监狱组织的“茶和狱园 诗歌朗诵”比赛中,黄某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强化典型教育 突出榜样立人
用身边积极改造的例子激励罪犯改造,是武夷山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的一个重要抓手,对重刑犯教育改造一样行之有效。
在教育改造中,监狱教育改造科会同各监区,深入挖掘在改造中的积极分子。“我们对于重刑犯中转化较为成功、改造表现好的,在不同场合进行大力宣传、表扬,同时专门拍摄了《明从暗起 净从秽生》罪犯访谈,将改造表现好的重刑犯树立成‘模板’,营造积极的改造氛围。”相关负责人说道。
罪犯陈某入监后,由于刑期长,自认为改造无望,心态消极,自暴自弃,甚至流露出对民警的抵触情绪。分监区对症下药,通过心理分析、个谈摸底、犯群调查等方式,不断加强陈某的教育转化工作。“我们向陈某播放和讲解了监狱中改造典型,特别是重刑犯中的一些例子,激发他
帮助罪犯积极投入到改造中,探索重刑犯教育改造的新路子,是武夷山监狱民警在教育改造工作中的始终追求,也是他们的工作目标。
(林清俊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