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福建省监狱网

    

监狱民警教你怎样向诈骗“Say No”!

来源: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 2022-05-11 09:51 阅读:{{pvCount}}次 字号:
分享到:

  “我是XX的管教民警,你给我买条‘华子’,我可以帮你给他送衣服和食品。”

  “你老公他近期呈报减刑,可能报不下来,需要疏通一下,我这个渠道可以帮忙。”

  “我是你老爸同号房的铁哥儿们,他答应跟我一起合伙搞投资,给我200万。”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监狱取消了每月一次的会见活动,罪犯只能通过信件和亲情电话与家属联系。由于信息渠道不畅,给了一些诈骗分子可乘之机。针对近期有罪犯家属接到诈骗电话的情况,厦门监狱主动出击,将狱内法治教育和狱外防诈相结合,提醒广大罪犯和家属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厦门监狱通过落实“三举措”加强对罪犯的法治教育和家属的防骗教育。将防诈骗内容纳入新犯教育,并给家属邮寄防诈传单;在组织拨打亲情电话过程中,对家属进行防诈知识宣传,凡是冒充监狱民警向家属索要财物的一律是诈骗行为;常态化开展清监搜查工作,对于罪犯私藏的有异常的号码一律予以收缴。这一举措切实维护了监狱公正文明执法形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安全提示!

预防诈骗!

  以急病住院为由索取财物的

  个别刑释人员会以罪犯需要看病住院为由,特别是本身就患有急病的罪犯,从而骗取家属的信任。

  监狱有自己的内部医院,一般的常见疾病都可以得到医治解决。如遇突发重大疾病的,则会转诊到社会医院,费用有专门的经费来承担。

  以帮忙捎带物品为由索要财物的

  个别刑释人员由于释放后经济窘迫,且又熟知同分监区罪犯的相关信息,打着狱友的旗号向家属索要财物。

  监狱明文规定禁止为罪犯捎带香烟、食品等。信件、药品需要经过专门检查并登记后方可入监。监狱里面有专门的购物超市,罪犯根据每个月的处遇等级享受不同的消费额度,可以购买生活必需品、食品等,完全能满足罪犯的日常需求。家属只需要向罪犯的个人账户转入生活费即可。

  以帮忙减刑为由骗取财物的

  这种骗局是最常见的,诈骗分子往往会以认识管教民警、监狱领导、法院法官为幌子,获取家属的信任,从而成功的骗取家属财物。

  罪犯减刑、假释案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不是某个人说花钱就可以的。罪犯需要在服刑过程中要认罪悔罪,积极改造,努力劳动,接受文化和技术教育,服从监规纪律,积极履行财产刑,积累足够的分数后,才能提出减刑的申请。否则,就算是家有金山银山,也要坐到刑期的最后一天。

不轻信!

不转账!

不透露!

(刘海滨 纪志栋)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