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弟弟被拐的时间是2000年11月9日,已经22年了!”近期,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内,杨先生夫妇还没见到儿子,就已经忍不住落下了藏在心底22年的泪水。
2000年11月,家住云南曲靖师宗县丹凤镇的杨先生夫妇与往常一样带着两个儿子在路边摆摊经营小生意。然而,在他们忙于生意时,不幸发生了,5岁的大儿子和3岁的小儿子被人贩子诱拐后杳无音信。从此,夫妻俩便踏上了漫漫寻子路,这一找就是22年。
为让儿子找到回家路
夫妇原地摆摊22年
2000年11月9日,杨先生与妻子在云南曲靖师宗县丹凤镇青年路上自家的水果摊忙着生意。由于夫妻俩平时出摊经常带着两个儿子,生意忙的时候,两个孩子在街上和其他店铺的小孩子一起玩耍。杨先生回忆起儿子失踪那天的场景,“那天上午,我们像往常一样出摊,两个孩子在旁边玩耍,当时他们想吃泡泡糖,我就给他们一人一毛钱,让他们去60米外的小卖部买,可是,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刚发现孩子不见的时候,夫妻俩也没细想,认为是孩子们贪玩走远了一点。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仍然没有见到两个儿子的身影,这下才慌了,急忙开始四处寻找。听路人说,看到两个男子带着两个小孩上了一部车。慌乱中,夫妻俩报了警,警方随即展开侦查。
在两个孩子失踪的日子里,他们辗转多地寻子,几乎走遍了云南周边城市的每一个福利院,也曾尝试通过报纸、电视、张贴寻人启事等渠道发布寻子信息,同时第一时间将DNA数据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系统。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没有等到孩子们的消息。
即便如此,夫妻俩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大儿子失踪时已经5岁多了,从小聪明伶俐的他应该对家还有记忆。于是,他们决定就在孩子失踪的地方原地等待,希望哪一天孩子能够凭借着儿时的记忆找回来。就这样,22年来,一个小小的水果摊位风雨无阻地摆在两个孩子走丢的那条街上。2015年原来的街道改扩建,他们就在原地租了一个小店铺经营纸火等货品继续等待。
今年6月,杨先生接到云南师宗县警方的电话,民警在电话里通知他与妻子再次前往公安机关进行血液采集。放下电话后,夫妻俩敏感的神经再次被拨动起来,他们心里隐隐有种预感,是不是有失踪儿子的消息了?回家后他们更是忐忑了好几天,终于得到公安机关的确切回应:大儿子找着了,当时他被拐卖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现在正在福建省漳州监狱服刑。
被拐22年后
亲人“云”相见
现年27岁的王某某为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福井村人,2021年11月,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加身负债务,在朋友怂恿下,王某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年12月,他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今年6月被送至漳州监狱服刑。
王某某在一次与监狱民警谈话过程中,向民警述说了自己5岁时就被人拐卖到福建安溪的身世,由于当时年幼,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在我模糊的印象里,我的父母好像是卖水果的,每天都早出晚归。在我五六岁那年,有一次我带弟弟出去玩,遇到了两个陌生的男子说要带我们去买糖吃,我和弟弟就跟他们走了。”这些就是他对原生家庭的最后印象。同时,王某某还告诉民警,这些年来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特别是一样被拐卖的弟弟。
漳州监狱掌握这些消息后,第一时间积极配合云南省宗县公安局、安溪县公安局,为王某某进行DNA数据和血样采集,并将其数据上传到全国被拐卖人员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经过比对发现,他的信息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杨先生失踪的儿子信息相吻合,医学确定两人存在血缘关系,王某某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了22年的亲生父母。
漳州监狱民警随即与云南省师宗县公安局共同组织双方进行了认亲活动。因疫情缘故,这场特殊的认亲会以视频形式进行。当看到出现在视频中的人就是自己失散了22年的亲生儿子时,杨先生夫妇的泪水瞬间决堤,不禁掩面痛哭,二十多年的离愁别绪在这一瞬间彻底爆发。
王某某和杨先生夫妇也希望通过这次的相见,能为公安机关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以寻找到同样被拐卖多年的弟弟。同时,王某某也表示,在接下来的刑期里他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与父母团聚。
“罪犯与亲人间血脉相连的浓厚亲情,是提振罪犯改造信心、促进他们积极改造的动力源泉。”这一场特别的认亲会,既帮助了王某某,又很好地教育了其他罪犯。
(黄超平 吴宏炜 陈奇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