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祖栋,中共党员,福清监狱直属三中队副中队长、三级警长。从人民教师到“特殊园丁”,从三尺讲台到高墙之内,身份变了,岗位变了,但初心与使命不变。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获三等功;2020年代表单位参与全省监狱系统刑罚执行业务技能竞赛,获团体三等奖;2021年度获评优秀公务员、局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从人民教师到监狱警察
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从中学政治老师到监狱人民警察,2013年,陈祖栋通过公务员考试,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身份转变。
“教师生涯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时光。”陈祖栋说,监狱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监狱人民警察也是特殊的“教师”,教育改造罪犯,让罪犯重获新生,回归社会做一名守法公民,同样意义深远。
从警后,陈祖栋先后担任分队长、狱政管教、监区管教、直属中队副中队长等职务,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全力发挥“园丁”的优势与本色。
作为全省第一批延伸社区矫正民警,他与同事多次联合福清、平潭等地的社矫部门,对违规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行为矫治和专题训诫教育。同时,他还深入多个院校,采取“以案说法”“互动探讨”“观看视频”等形式,对在校师生进行普法宣传。
“不同的身份,不变的初心。”陈祖栋说,从人民教师到“特殊园丁”,教育的内容也发生变化,教育学生是为了传授知识,教育罪犯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助力罪犯新生
教育改造“有一套”
“教书育人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同样如此。”对陈祖栋来说,工作的每个阶段挑战都不同。如何助力罪犯新生,他有自己的一套“法宝”。
2014年初,曾某进入福清监狱服刑。由于父母离异,自己也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不便,曾某性格偏激,在监内多次与他人发生冲突。
作为帮教民警,陈祖栋在了解案情后,常找曾某谈心,对他进行个别教育,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相处中,细心的陈祖栋发现曾某爱看小说,便鼓励曾某将自己的生活写下来,以此来舒缓情绪。
“后来,曾某利用空余时间尝试写小说,我认真阅读他的作品,有时还给他提点建议。”陈祖栋说,在他的帮教和引导下,曾某慢慢有了追求和希望,性格也渐渐改变,有问题主动找民警帮助,积极参与监狱组织的各项活动。
“他说是写作改变了他,让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方向。”曾某还憧憬着,明年刑满后要用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回馈社会。
“要想达到真正教育转化的效果,就必须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罪犯真实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一对一教育,帮助他们新生。”对陈祖栋来说,这或许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用“最美逆行”
为“高墙”筑起防疫“堤坝”
疫情防控是摆在每名监狱民警面前的一场“大考”,他们也是特殊战场的“最美逆行者”。
疫情之下,随着监狱执勤模式的升级,陈祖栋作为执勤带队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民警落实好每批次新犯的训练与教育,把好入监第一道关口,将疫情牢牢隔绝在监门之外。
“在疫情有所缓解时,他也是主动让其他民警轮休,自己却从未轮休。”一名同事说。
期间,陈祖栋还参与监狱应急机动小组,负责护送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做好与司法部门的无缝衔接工作,所经手的业务无一出错。
在借调狱政科之后,陈祖栋根据监狱实际情况,在多次调研及与疾控部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制定福清监狱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图,并将流程图制作成小卡片,方便民警携带学习。
曾经,他是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如今,他身披藏蓝,在高墙内挥洒汗水,为迷途浪子指引人生方向……他始终走在“育人”的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忠诚、干净、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陈祖栋会继续坚守在监管改造一线,用一生守护他心中的那片藏青蓝。
(陈钦祥 洪华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