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是违法的行为。”
“这样很酷,很威风!”
“我以为这是帮助朋友……”
——这是很多未成年罪犯在接受犯罪调查问卷时常见的回答。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案件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未管所“蒲公英”大队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中下功夫。
“未成年人能否文身”“面对校园欺凌怎么办”“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这些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未管所普法成员的课堂上都能够得到解答。为了调动学生们了解法律的积极性,普法成员选择以案释法,温情解读刚性法条,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
除了授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蒲公英”大队还将授课对象由学生向老师、家长、社工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群体延伸。“妈妈经常因为作业问题打我,并且常常不给我饭吃,警察你能不能管管她?”课后,普法队成员立即向孩子的班主任反馈了这个问题,此后,学校老师对这个孩子进行家访,并安排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她进行辅导。
此外,部分普法成员还担任多个学校的法治辅导员、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对严重不良行为、涉罪学生的帮教,促进法治校园、安全校园建设。
“孩子们的思维很发散,初中又刚好是叛逆期。”福州良存华侨学校副校长赵浩飞说,“未管所民警用同龄人的案例来释法说理,学生们少了逆反心理,听课效果很好。”作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未管所民警将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让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进未成年人的心田,收获茁壮成长的法治力量。
(叶淑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