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不平凡的一年。武夷山监狱十九分监区,一个收押新入监服刑罪犯的监区,这一年,他们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翻开他们的日历本,共同见证他们的这一年。
关键词:亲情帮教
“孩子,都是我不好,是我毁了这个家。”
“爸爸,过去犯的错就是一次教训,现在我们一起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家。”
这段对话,来自刚到武夷山监狱服刑的罪犯唐某父子俩。
2022年春节期间,武夷山监狱十九分监区为三对有血缘关系的罪犯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亲情帮教,让他们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面对面吃一顿年饭,叙一回亲情。亲情,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真切。监狱民警在法理之内对特殊群体开展走心的帮扶,有效促进了罪犯的教育改造。
2022年中高考期间,民警为家中有子女参加中高考的罪犯开通了“助考热线”,有效缓解了在押罪犯紧张焦虑的情绪。
各个假期,民警深入号房,开展了“中秋圆梦茶话会”“改造分享会”等,通过组织罪犯谈感想、听诉求、解难题,营造了和谐、有序、积极的改造环境。
关键词:法治教育
2022年,是武夷山监狱“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年”。十九分监区罪犯的作品《我们一起向未来》在监狱举办的主题演讲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为分监区全年法治教育工作,扣响了发令枪。
分监区民警依托自身教育优势,举行了《“宪”在出发,从“新”开始》习近平法治思想“五进”专题教育,开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通过民警授课的方式,将法治带进讲堂、带进监区,将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法律法规融入入监教育,有效增强了新入监罪犯的法治意识。
通过新建普法园地,引导罪犯学习法律书籍,鼓励三互包夹组成员讨论、分享学法心得。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宣讲机制,组织后勤骨干犯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培训,旨在培训一批,带动一片,为分监区构建起学法氛围。通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改造正能量。
关键词:绿色改造
2022年,一系列的气候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而在“钟声”响起的背后,监狱民警用自己的行动,组织罪犯开展“绿色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在高墙内深入开展。
“监狱工作看似与环境保护不相干,可每名罪犯多节约一度电,少浪费一滴水,都是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为我国全面实现碳达峰的总体工作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十九分监区长裴礼良在分监区教育改造会议上,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分监区通过定规矩、出细则,约束避免浪费,制订了用水、用电管理实施细则,每个号房指定一名用水、电负责人,日常检查水电的使用情况,防止浪费发生。
分监区还注重从问题中找对策,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养成罪犯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在地球生态分享会、气候环境科普展、气候灾难警示片、碳达峰、碳中和教育探索课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民警通过讲地球生态故事,说节能减排道理,分析全球气候灾难实例等,把低碳环保理念传递给新入监的全体罪犯。
关键词:精神伟力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这个冬天里最暖的话题。分监区民警主动作为,精心谋划,组织罪犯反复学原文、读金句、讲数字,对罪犯进行一次集中精神“补钙”。民警们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令罪犯感悟百年党史的精神伟力,从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争做决裂旧我的新人。
进入一年的尾声,监区民警正铆足干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党的“好声音”将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庄志航 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