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抱抱我。”“爸爸,吃糖!”在福州监狱会见中心,一位小女孩想将手里的棒棒糖递向对面的父亲。“爸爸,看到了,很甜。”甜,这种感觉,原来不一定是得用尝,还可以用看、用听。
按下对话的“接通键”
持续一天的会见现场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福州监狱一名年轻罪犯见到久别的妻儿,激动地表达着积极改造、早日回家的期许;年迈的父母看着铁窗内的儿子泣不成声……会见现场家属的嘱托冲击着罪犯的心。与此同时,监狱民警耐心地回答着罪犯家属提出的罪犯就医、计分考核等问题。
福州监狱有序恢复亲情会见前,加快会见中心通道升级改造,统筹人员安排,调试会见设备,发布会见公告,张贴会见须知,更新多媒体电子显示系统和便民服务设施,并及时让罪犯通过亲情电话和书信告知家人会见相关事宜。
在闽西监狱会见中心,一声声伴随着啜泣声的忏悔,一幕幕亲情的情感碰撞在上演。
“爸,我来晚了。”罪犯李某入狱后,妻子因抑郁症自杀,儿子记恨上了李某,断绝了与他的亲情电话。监狱恢复会见后,经过民警的协调,李某儿子从贵州赶来参加会见。父子隔着玻璃的“两手相对”,化解了心结,也重燃了李某对新生的希望。
罪犯陈某的父亲不久前因病离世,母亲伤心过度一病不起,陈某悲痛之余,又担忧母亲身体。为帮助陈某改造,监狱为陈某特批了视频通话,但效果一般。恢复亲情会见后,陈某家人带着其母亲前来。看着身体日渐好转的母亲,陈某的担忧终于消除,表示在剩下的两年刑期里,要怀着希望向阳而生。
罪犯张某的父母和姐姐一路辗转来到漳州监狱参加会见。张某是漳州监狱关押的第一批限减犯之一,自从来到监狱服刑,他每日每夜都活在深深的自责与懊恼之中。当他看着父母眼角的皱纹和姐姐止不住的眼泪,悔恨不已,“当初没有好好听你们的教诲,我对不起你们……”
罪犯刘某的亲人了解到他在监狱的改造很积极,这让不远千里赶来的老母亲心里很欣慰。今年年近七十的刘某,已经当爷爷了,当小孙女站在玻璃窗前告诉爷爷自己多高时,刘某流下了泪水,这是开心幸福的泪水,他也将把这泪水转化为改造的动力,争取早日安享团聚的生活。
“刚刚点到名字的罪犯到走廊集合,准备会见。”在监房里听到分监区广播通知的罪犯陈星(化名),有些激动地站起身,可刚迈出一步,他又低头坐回了床边。原来,姐姐为了向父亲隐瞒他服刑的事情,这两年编了一个又一个谎言。在民警的鼓励下,陈星鼓起勇气拨打了亲情电话,向父亲坦白了自己入监服刑的事实,并让姐姐春节后陪父亲一起来会见。会见厅内,陈星看着姐姐眼角闪着的泪花,听着父亲语重心长的叮嘱,对于陈星来说,这是新生路上最刻骨铭心的一课。
另一端,罪犯杨小龙(化名)母子畅想着未来,杨母像有说不完的话,絮絮叨叨说着家长里短。“妈,你等着我,回家后我要吃你亲手做的酒酿圆子。”杨小龙眼含热泪说道。
罪犯胡泽邦(化名)的妹妹预产期临近,她不顾家人的劝阻,赶来看哥哥。那个从小就是她支柱的哥哥不能在自己分娩时守在产房外,成为了兄妹最大的遗憾。“哥,你在里面要好好改造,听警官的话,快点回来,你外甥还等着舅舅抱抱呢。”胡泽邦听着妹妹的叮嘱和期盼,点着头,依依不舍与妹妹告别……
构筑温暖的“廉政墙”
2月11日,是漳州监狱一监区的会见日。在监狱便民服务中心会见室内,狱务公开公示栏滚动播放着罪犯月考核、等次评定、表扬奖励、加扣分及减刑等情况。亲属等候区的座位上,罪犯亲属一边仔细查找家人改造表现情况,一边认真听着支部纪检委员潘振华宣讲监狱廉政规定。
“禁止向监狱民警职工行贿,不允许替罪犯托关系找门路,在减刑假释、计分考核、工种安排等方面寻求照顾。一经查实违规行为,将会严格按照腐蚀风险罪犯进行管控,将极大影响罪犯的改造成绩。”
“社会上有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利用家属的关切,以给罪犯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或提供狱内关照等为幌子,实施诈骗钱财的行为。你们千万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潘振华就社会上诈骗罪犯家属的现象,耐心劝导。
在纪检接待处,支部纪检委员与三位分监区长一同向罪犯亲属答疑解惑,受理反映的问题,详细、耐心解答亲属关心的罪犯表现情况以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及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
自全省常态化恢复会见以来,家的温暖,亲人的期盼,唤醒着罪犯内心的良知,激发着他们改造的动力,发挥了亲情帮教的巨大能量。全省监狱也在不断优化的会见措施中,致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狱执法的温度。
(福州监狱、闽西监狱、漳州监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