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监狱:3·15,他们不只是观众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3-03-16 08:29

  “诚信,即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作为人不可或缺的品格,也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永安监狱民警在3·15诚信教育课堂上结合“3·15”晚会上发布的热点问题,向罪犯阐述“人无信不立”的中华诚信文化。

  各监区积极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增强诚信教育的感染力,引领诚信美德,倡导诚信风尚,促进罪犯培育与树立城市守信品德。活动中,分监区民警轮流授课,以通俗易懂的诚信事例,阐释诚信的概念、价值和作用并引申至如何加强诚信建设,教育引导罪犯知行合一、踏实改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诚信底线,做到以诚待人、以信立身。

  “诚信就是讲真话,不说假话。”

  “诚信是表里如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村里的人都在做假烟假酒,我没读书,辍学后也跟着做,现在真是后悔。”

  “当时觉得卖假货来钱快,也没想那多……因为丧失了诚信才落得这一步,如今在监狱服刑只有用好好改造来赎罪,以后出去以真诚之心回馈社会。”

  ……

  罪犯陈某,因销售假烟假酒,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

  罪犯李某,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罪犯刘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罚金二十万元。

  他们因为抛弃了诚信而堕入深渊,通过讲述自己对诚信二字的理解和违法犯罪的经历,忏悔自己因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而身陷囹圄、悔恨终身的罪行,深入剖析犯罪的思想根源,深刻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启发思考何为诚信、如何诚信的问题,引发了全体罪犯的反思和共鸣。

  “诚信就像棉衣里的棉絮,虽然表面上看不见,但是缺少了棉絮,棉衣也起不了防寒保暖的作用,人也一样,没有诚信的人,丧失了道德的内核,是难以在生活的风口上行走的。”分监区民警结合典型案例,就失信被纳入黑名单给出行就业、子女教育等带来的各种社会负面影响深入浅出地解析,加深罪犯对诚信重要性的理解。民警还组织罪犯成立“诚信”学习互助小组、学习名言警句、创作诚信标语、编排诚信话剧等,在寓教于乐中传递诚信的深刻哲理,将诚信理念贯彻落实到罪犯改造的点点滴滴,使“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的理念深入囚心。

  “尊崇和践行诚信理念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重大职责和重要使命。”永安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卢仁中说,永安监狱将统筹推进,持续发挥文化改造功效,进一步深化罪犯诚信教育,提升诚信意识,树立诚信风尚,打造“以诚待人,以信立人,知行合一,诚以至善”的监狱文化,推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教育模式,使罪犯牢固树立“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思想观念,回归社会后做讲信修睦、执法懂法的好公民。

(肖一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