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身份”的新生人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3-03-23 08:28

他是个“三无”罪犯

面对刑满新生,是什么让他惶恐不安

面对“三无”罪犯刑释难问题

厦门监狱民警暖心相助

“黑户”终圆“身份梦”

刑释前夕,他愁云密布

  罪犯吴某早年因畏罪不敢上户口,东躲西藏数十载,后因贩卖毒品罪被抓捕归案,送至厦门监狱服刑,今年2月刑满。该犯在服刑改造期间未与外界有任何联系,是分监区的“三无”罪犯。

  今年年初,本该是春暖花开、重获新生的时节,吴某却是愁容满面。管教民警通过多次与吴某谈话得知,吴某父母已病故,年近55岁却一直未婚无子女,犯罪前的公租房已被拆迁,哥哥近年去世,姐姐失联,他不仅是狱内“三无”人员,刑释后也面临着无亲可投、无籍可落的新“三无”状况。对即将面临的新生,吴某不仅没有怀揣期盼,还有着焦虑和不安。

户籍补录,遇困难重重

  为妥善安置吴某,进一步降低其再犯罪风险,管教民警多次联系其户籍地司法所安置办,不厌其烦地将吴某的特殊情况告知相关各部门协助调查。因年代久远,仅根据判决书及吴某提供的身份证号,相关部门无法查询到他的任何身份信息,“别说有效安置,连证明身份都存在困难。”刑释衔接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为确保刑释衔接实效性,厦门监狱刑罚执行科及时介入,与厦门市司法局沟通协调,安排专人与吴某户籍所在地的思明区司法局、原侦办单位思明公安分局跟踪进展,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初步确认了吴某的真实情况,并表示将尽力解决其户口问题。

  自此,吴某的身份问题有了眉目。在刑满释放的当天,监狱安排专人将其送至当地司法所,连同司法所安置办工作人员、辖区派出所户籍民警、社区网格员、吴某久未联系的姐姐以及儿时邻居,共同商讨解决吴某落户和公租房等问题。

多方协调,终圆身份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配合协调下,吴某的刑释衔接工作圆满完成了。吴某因担心出狱后没有依靠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说:“没想到监狱帮我找到了家,找到了身份,我一定谨遵警官的教诲,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用的人!”

  刑释衔接工作面临着很多未知的问题,如何让罪犯新生后顺利回归社会,做好刑释衔接工作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对监狱工作的更高要求中,厦门监狱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把监管改造工作的成效通过刑释衔接延伸到社会、社区和家庭,打通刑释衔接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无缝衔接。

(邱文昭 赖斯桐 庄苏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