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狱的会见室
她们是最宽容的母亲
对孩子的要求永远只有一句:
“安心改造,妈妈在家等你!”
在监狱的会见室
他们是最想改变子女教育状况的父母
有着亲子教育最大的痛
爱孩子,却不知如何表达
他们和孩子有着深层次的代际鸿沟
他们不懂孩子,孩子不懂他们
部分未成年犯与父母之间
甚至是对抗与冲突的关系
5月12日早上,母亲节和国际家庭日前夕,一场专项家庭修复活动在省未管所筹备许久后,拉开了序幕。
在会见现场,未管所政委饶兴权与罪犯家属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罪犯家属提出的相关疑惑和诉求,一句:“请家属们放心,我们会教育好孩子。”让现场的母亲们潸然泪下。
事先电话提醒家属会见时间、会见所需材料、会见注意事项,反复调试会见设施设备……狱政科、教育科、一管区民警悉数出动,现场接待有需要的罪犯家属,沟通罪犯改造情况,及时收集他们对监狱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强监狱执法管理工作。
女民警向未成年犯母亲交流讲解减刑政策的新变化,计分考核评定方法,以及育萌学校开学后未成年犯如何学习,监狱电子商务新业态培训基地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开展,泥塑、剪纸等非遗传承项目怎么进行……
母亲身份的同频共振,女民警、女检察官独有的心理咨询和教育谈话技巧也让这些母亲卸下心防,她们或向民警了解情况,或提出自己与孩子相处存在的困境,一道道沟通的桥梁悄然建立。
随后,教育科民警周耀林给罪犯家属做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从未成年犯犯罪原因入手,引导父母理解孩子,承担家长的责任,配合民警做好教育改造工作。同时,希望家长在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避免出现再犯罪的情况。
“领导,我普通话不好,也没有把孩子教好,但是看到你们这么耐心解答我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会把我的孩子改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宁可和所谓朋友喝酒到凌晨,也不愿意和我多说一句话,服刑后,我更是不知道该聊什么,每次见面也只是简单我问他答。”
“今天从民警嘴里知道孩子在里面生活学习情况良好,听了周警官的课,我以后会尽量转变角色,以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触及灵魂的帮教,能推进教育改造工作向社会延伸,更可避免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再犯罪。
此次活动是省未管所在修复未成年罪犯家庭关系的一次尝试。监狱不只是刑罚执行机关,还是一个教育人、改造人、感化人的地方。在这场特殊的家庭修复活动中,未管所民警努力修补未成年罪犯家庭的亲子裂缝,让家庭成为他们走向新生的坚强后盾。接下来,未管所将继续以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共建社会资源进监帮教机制,多方助力促使未成年犯痛改前非,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新人,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叶淑婧 苏志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