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声 | “毒”娃转型记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3-09-18 11:19

  孩子出事很长一段时间了 ,金父依然恍惚不已。有一天经过十字路口,看着红灯,他忽然想,如果当时能够第一时间截停孩子,或许他不会走上这条错误的道路……那一刻,这个中年男人在烈日下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他的孩子叫金明(化名),因为贩毒被抓。抓获的当天,金父刚刚从当地的武装部门拿到孩子的入伍申请表。金明出事时不满16周岁,2012年4月,他被送至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步入“毒”途

  金明生在某地一个经济还算宽裕的家庭,父母做装修生意,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备受宠爱。当接到派出所电话告知孩子因为贩毒被抓后,金父犹如遭到晴天霹雳,始终无法接受事实。

  “他是一个好孩子,除了不爱读书,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犯罪。”这是金父的疑惑,也是很多未成年罪犯父母心中的疑惑。他们不明白,在家里看起来很乖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走上犯罪的道路。

  然而,世间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突然出现的。和所有不爱学习的孩子一样,金明读不进书,从小升初那段日子开始,上学变得没有意思,倒是校门外的世界很精彩。金明性格外向,人缘颇好,和谁都可以聊到一起,他开始和社会上的哥们玩在一起,夜里通宵玩游戏,白天在教室睡觉,老师劝说无果后无奈放弃,“学生不吵不闹、不影响别人,除了成绩差点,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金父也发现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他想“要不送孩子去当兵,退伍后跟着学做生意”,于是,对金明放任自由。

  放养不等于放任,自由缺乏管束必将出现问题,这是教育的规则,谁都不会例外。随着金明交往的朋友越来越多,他出入酒吧、KTV等未成年人不应该出入的场所的时间越来越多,他开始学会喝酒、吸烟,以致吸毒。他出手越来越阔绰,手头也越来越紧张,父母给的零花钱已经远远不够花,于是,先是骗父母,接着“蹭”社会大哥的毒,再最后,跟着大哥卖毒品,第一次就被抓了……

刑期当学期

  从学生沦落为罪犯,从全家捧在手心的宝贝到进高墙接受人生的洗涤,金明感到害怕和迷茫。

  面对高墙电网,陌生的环境、漫长的刑期,生活上的巨大落差,他对自己的改造生活迷茫和彷徨,为自己伤透父母的心内疚自责,对管区、分管区安排的学习和习艺敷衍了事,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毁了。管教民警李鑫形容他“这孩子是带着乌云来改造的”。

  看到悲观的金明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民警针对性开展个别教育,主动与金明的父母联系,深层次了解他的成长经历、犯罪根源和犯罪动因。经过多次深入细致交流,民警逐渐洞悉金明犯罪的主要原因。“他走上犯罪道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意志薄弱,文化程度低,缺乏分辨能力,把不良现象和行为当成时髦追求,从而走上违法的道路。”

  在了解金明的情况后,民警开始对症下药,“这孩子主观恶习不深,生活阅历单纯,可塑性强,只有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改变他。”民警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从法律政策、家庭亲情、责任担当、理想现实、人生目标入手,娓娓道来,和风细雨般地引导他冷静思考,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鼓励他把刑期当成学期。

  在民警的教育引导和家人的鼓励帮助下,金明逐渐从悲观、厌学的情绪中走出来,他开始积极参加监狱的“三课”学习,特别是法律学习,“当初,我因为缺乏法律知识,总以为就是帮忙带一点K粉,赚一点辛苦费,哪里会想到这已经是犯罪了。”他停顿之后继续说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一定要多学点法律,才不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就这样,金明不仅把学习当做兴趣和爱好,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知书达理、遵规守纪。

  在习艺劳动中,民警观察到他聪明肯干,脑袋灵活,经常超额完成任务,于是,鼓励他参加技能培训,并且有意识培养他的管理能力。一步一个脚印,金明在劳动中明白“世界上没有通往成功的捷径,只有在诚实劳动基础上钻研出来的技巧,才是真正的聪明。”渐渐地,弥漫在他头上的乌云终于渐渐散去,久违的笑容在他脸上重新绽放。

他终于成为家人的担当

  2016年,金明刑满释放,出去的那一天,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此后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再不让父母流泪伤心,要对得起每一个觉得我很好的人。”

  在经历服刑生涯后,金明不再是那个无知的懵懂少年,他变得成熟淡定,有韧性能吃苦。出狱后,他到一家小超市打工,从超市的基层做起,并运用在监狱学到的知识,规范超市的进出货程序,受到老板的赏识,加上手脚勤快,头脑灵活,老板让他做了超市的主管。

  升上主管后的他更忙碌,常常很迟回家,金父很担心,怕他重蹈覆辙。金明坦言:“以前不懂事,因为犯罪给自己与家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和影响,我不能也不会一错再错了,我会踏踏实实做人,承担起做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02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金明开了一家捞化店。民警李鑫特意到店里捧场,悄悄点了餐后,看金明在后台手脚麻利烫粉、放配料、调味……整个晚上,金明都在忙碌着,见到收拾的大姐忙不过来,他也迅速过去搭手,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直到他发现李鑫笑眯眯地看着他。金明告诉李鑫,现在的他每天七点到菜市场采购,准备食材,中午10点开始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候要到凌晨四点,“这里有几家汽车厂,工人加完班会过来吃上一碗热汤面,因此,我这家店会开到最迟。”

  现在,这个95后的孩子,已经褪去满脸的青涩,成家立业当爸爸了,“以前不懂事,自己当了爸爸,才明白父母的用心,现在拼命努力,就想给老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

  现在的金明脚踏实地、积极乐观开始了自己的平凡人生之路。

(叶淑婧)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