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的警察父亲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2-14 15:12

  2024年12月,漳州监狱一位民警儿子的抖音号突然蹿红,点赞量直达75.8万,一句“我讨厌你的脾气,但我的脾气又最像你”引发无数网友共鸣。

  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吐槽,更像是一个儿子长大后的恍然大悟和对父亲的深情告白。视频里的两张图片,一张是年轻的父亲陈志煌背着刚出生的儿子陈沈珏,一张是父子两代人穿着警服的合照,是传承更是延续。

“细节控”老爸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努力与执着。在高墙之内,民警陈志煌要注意每名罪犯的思想动态,他知道只有把事情做到前头,多把控住一分“细节”,才能多增加一分“安全”。

  罪犯李某是个20岁的年轻人,每天却寡言少语,消极改造。陈志煌并不着急与他直接沟通,而是每天关注着李某的一举一动。他发现李某每周都有写信的习惯,但从没寄过信,陈志煌便以此为突破口,找到李某谈心谈话。

  经了解,李某有一个谈了多年的女友,本已打算订婚,但被捕后,他觉得有案底的自己配不上对方,可又害怕女友真的要求分手,所以一直不敢跟女友联系。“作为男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人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要给女方一个交代,逃避才是最懦弱的做法。”陈志煌鼓励他给女朋友写信,哪怕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积极面对。

  教育改造工作需要的就是细心,找准每名罪犯的切入点,帮助他们走上正途,让服刑成为改过自新的转折点,而不是人生的终点。

  然而,工作的习惯性也导致陈志煌把“细节控”带回到生活,对儿子的学习,总是逐字逐句检查作业,一篇篇课文把关背诵。儿子偶尔的偷懒和撒谎在老爸面前也是无所遁形,导致儿子讨厌这样一个“火眼金睛”的“细节控”老爸。

“啰嗦”老爸

  “我觉得我爸挺啰嗦的,虽然我知道他说的对,但就是特别讨厌他絮絮叨叨的样子。”儿子陈沈珏回忆起小时候跟爸爸的相处如是说道。

  罪犯刚入监的时候,要让他们认清身份,端正态度;遇到罪犯犯错违规,更要摆事实、讲道理、断是非,促使其认错悔过……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促使陈志煌遇到事总喜欢“说教”几句,因为他知道只有把话说明白,把深的道理说浅了,才能说到罪犯的心坎上。

  而这个习惯,陈志煌也在不知不觉中带回了生活:“多吃点蔬菜,营养要均衡。”“出门注意安全,别在路上贪玩。”“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从陈沈珏记事起,这些话就一直萦绕在耳边,听得不耐烦。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渐渐发现,那些其实都是老爸对他满满的爱。

“大惊小怪”老爸

  监狱工作极具特殊性,民警每次进监上班,总要不厌其烦地过一遍“机场式”安检;每周定期检查罪犯是否私藏违禁品、违规品;监狱施工结束现场总是要反复检查,绝不能留下建筑材料和工具……一次,陈志煌路过一台施工设备时,听到设备声音与往常不同,其他同事觉得可能只是因为场地不平,但陈志煌却坚决要求全面检查。经过仔细排查,原来是一个部件出现了松动,大家马上整改了这个安全隐患。

  到安全生产监督科工作后,陈志煌越发深刻感受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他觉得必须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才能为监狱安全管理保驾护航。为了做好安全监督工作,他自考了中级注册工程师、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这些“大惊小怪”、严于律己的高要求,同样被陈志煌用在了儿子身上,让儿子压力倍增。

  如今,陈沈珏已长大成人,并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他更加理解了那些曾经让他“讨厌”的性格特点,其实都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必不可少的特质——

  陈志煌的“细节控”,是十几年如一日在基层管理罪犯练就的火眼金睛;陈志煌的“啰嗦”,是对罪犯孜孜不倦苦口婆心的教导;陈志煌的“大惊小怪”,是对监狱安全工作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这些看似“讨厌”的性格,其实都是陈志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而陈沈珏,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的这些特质,成为和他一样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担当的人。

来源 | 漳州监狱

作者 | 朱志阳 饶可伟 蔡小颖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