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太乙真人”:以信念与温度重塑新生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2-25 11:49

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

大家是不是都参与了

这个“百亿”项目

  监狱民警作为高墙内的“太乙真人”,他们手中的法宝不是仙术,而是法治的信念与医者的仁心。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太乙真人以“七色宝莲”助哪吒逆天改命;而在建新医院的铁门之内,全体民警职工以文化浸润与医术守护,为迷失的灵魂铺就一条回归社会的希望之路。

教育是拨开迷雾的明灯

  “我见过许多罪犯初入监狱时,眼神狠厉如‘入魔’的哪吒。他们或麻木、或迷茫、或抗拒,仿佛人生早已坠入深渊。”管教民警小张说道。严格的监管能制服身体,却无法唤醒良知。于是,建新医院开展“书香病房”活动,将各类经典书籍、法律读本引入病区,帮助病犯在阅读中反思自我。

  曾经有一名因斗殴致残入狱的青年,起初撕毁书本、拒绝交流,直到某天,他在《平凡的世界》中读到孙少平的故事,突然向民警哽咽地说道,“原来苦难不是堕落的借口。”“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太乙真人点化哪吒时眼中的欣慰。”近年来,医院经常性组织开展读书会、好书分享会等活动,并鼓励病犯写下悔过书与家信。通过民警教育引导,在字迹歪斜的纸页上,渐渐有了病犯们对父母的愧疚、对受害者的忏悔。一名涉毒病犯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过去我用毒品麻痹自己,现在书里的每个字都在刺痛着我,让我清醒过来。”

  思想的重塑需要更深的触动。在“知恩 感恩 报恩”教育中,民警引导罪犯计算父母的养育成本、受害者的身心创伤,甚至模拟法庭让角色互换……过程中,有人掩面痛哭,有人彻夜难眠,但当他们说出“我错了”时,眼里闪烁的微光,恰如哪吒挣脱“魔丸”命运时的觉醒,这种思想的重塑,正是教育改造的核心价值。

医术是托住生命的双手

  “警官,我明白自己之前的罪行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我想活下去,早日出狱,弥补对他们的伤害。”虽然他们是病犯,但医护民警们从未放弃对他们从“身”到“心”的“治疗”。

  今年春节,一名病犯突发呼吸衰竭,命悬一线。医护民警们迅速展开抢救:球囊辅助通气、吸痰、清理呼吸道……经过近一小时的紧张处理,病情暂时稳定,民警们果断决定转诊上级医院,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医护民警们每一次的抢救,不仅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更是一次对生命的坚守。

  慢性病管理更似一场艰苦卓绝的“拉力赛”。像尿毒症、艾滋病、恶性肿瘤等这类重症如恶魔缠身,漫长又痛苦的治疗让病犯满心绝望,抗拒治疗,但医护民警们作为暗夜中的“提灯人”,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春风化雨般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新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燃起对新生的希望。

涅槃需要“风火轮”与“混天绫”

  教育治心,医术治身,而真正的蜕变需要二者交织。就像哪吒脚踏风火轮、臂缠混天绫,监狱医护民警们则以文化重塑良知,以医术修复躯体,更用制度筑牢规范意识,引导罪犯走上人生正轨。

  病案室的档案柜中,整齐排列着建新医院五年来的健康追踪记录:有人出狱时带走一摞读书笔记,称“这是比身份证更重要的新生证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结尾,哪吒在“天元鼎”中重塑肉身,而在医院内,每天都有灵魂在破碎中重构。民警们看到的不是“改造成功”的数据,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裂缝中抓住光的故事。

  高墙之内,没有神话中的莲花化身,却有比神话更真实的法治温度。每一次的救治,都是对生命的托举;每一次的坚守,都是对希望的传递。我们始终相信:每一颗蒙尘的心都值得被擦拭,每一个迷失的生命都应当被托住。这便是高墙内“太乙真人”的使命。

来源 | 建新医院

作者 | 肖汉钰 兰玉珠 潘雯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