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让“侥幸心理”彻底破防的“沉浸式”警示教育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5-12 10:59

  为深化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强化刑罚执行震慑力,搭建社区矫正与监狱改造有效衔接的教育平台,近日,宁德市司法局联合宁德监狱实施“砺新行动”,40名社区矫正对象走进宁德监狱,参加第二批“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通过体验监管改造环境、“面对面”聆听罪犯忏悔、“零距离”感受规范化管理成效,敲响“敬畏法律、珍惜自由”的警钟,全面展现监狱在规范化管理、出监教育等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成果。

探秘“高墙内的秩序”

规范管理筑牢安全底线

  在民警的带领下,社区矫正对象参观了监区生活区、教育改造中心等区域。整洁有序的监舍内,“豆腐块”被褥、统一归位的生活用品、规范的行为养成标准,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监狱“法治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这里的每一项规定、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帮助罪犯重塑规则意识。”监狱民警在讲解中提到,从作息时间、队列训练到内务整理,规范化管理不仅保障了监管安全,更像一把“标尺”,引导罪犯在约束中学会自律。

聆听“悔恨的声音”

现身说法敲响警示之钟

  “当初觉得社区矫正就是‘走形式’,没把监管当回事,如今失去自由才知道后悔……”罪犯王某哽咽着讲述自己从“社区矫正对象”沦为“阶下囚”的经历,剖析了无视法律、放纵自我的代价。

  真实的案例、滚烫的忏悔,让在场的社区矫正对象深受触动。“他们的今天可能就是我的明天,自由真的来之不易。”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坦言,以前对法律的敬畏感不足,这次参观让他真切感受到“违法犯罪的后果就在眼前”。

感悟“自由的重量”

寄出“悔过”的家书

  参观结束后,在监狱民警的组织下,社区矫正对象现场将此次入监警示教育的感想记录在书信上,将内心对家人的愧疚以及改过自新的坚定决心融入字里行间。后续,这封信由社区矫正机构统一寄送给社区矫正对象亲属,旨在借助亲情力量,强化他们自我约束动力,唤醒家庭责任感,激励他们积极融入社会。

  得益于宁德市司法局与宁德监狱携手创新实施“砺新行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入监警示教育协作机制,首批41名参与“砺新行动”的社区矫正对象保持着“零违规”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行动,宁德监狱每季度邀请司法局工作人员,对出监分监区罪犯进行刑满前教育谈话或组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并开展安置帮教政策宣传,助力提升监狱帮扶教育水平,共同打通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不仅让社区矫正对象真切体会到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严重后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还推动地方司法行政部门与监狱系统的深度协作,打破部门壁垒,搭建起协同治理的‘新桥梁’。这正是我们实施‘砺新行动’的初衷。”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阶段,宁德监狱将继续深化“监社协作”,把监狱的规范化管理经验、出监教育成果转化为社区矫正的“活教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来源 | 宁德监狱

作者 | 林志欣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